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门七夕感怀》
《白门七夕感怀》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旧日维舟处,悬情独柳条。

秋风又京国,客思正江潮。

长路有时到,欢期难再邀。

裴徊望牛女,愁绝向中宵。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白门七夕感怀》,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诗中以七夕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首句“旧日维舟处”,描绘了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某个地方停泊船只的情景,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悬情独柳条”一句,通过“独柳条”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以及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深深思念。

“秋风又京国,客思正江潮。”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秋风起时,诗人身处异乡(京国),心中涌动的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江潮般汹涌澎湃。这里的“京国”泛指京城或其他远方的故乡,强调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

“长路有时到,欢期难再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道路的期待与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虽然前方的道路漫长且未知,但诗人仍然满怀希望;然而,过去的欢乐时光却难以再次邀请回来,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最后,“裴徊望牛女,愁绝向中宵。”诗人将思绪转向了七夕节的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徘徊于天地之间,望着天空中的牛郎织女星,心中充满了愁绪与感慨。这一句不仅借用了七夕节的传统故事,更寄托了诗人对爱情、相聚与分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偈二首·其一

柴鸣竹爆惊人耳,大洋海底红尘起。

家犬声狞夜不休,陆地行船三万里。

坚牢地神笑呵呵,须弥山王眼觑鼻。

把我东行却向西,南山声应北山里。

千手大悲开眼看,无量慈悲是谁底。

(0)

偈颂十五首·其五

前箭射人可,后箭射人深。

钟先生没后,此道少知音。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五十八

睦州担板,那容眨眼。阔狭短长,不须增减。

(0)

雾开离草迥,风逆到花迟。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三十七

住亦无可说,去亦无可说。

窦八布衫穿,金刚嚼生铁。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三十

这两个老冻侬,顽处似牛皮,烂处如坏絮。

虽然各有机关,争奈浑无展处。

只么低头懡㦬归,不知忘却来时路。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