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居》
《卜居》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谁家庭院雅宜诗,挥尽行囊亦不辞。

清兴每因尘俗减,虚名多误贵人知。

堂思杜甫流离日,园想温公独乐时。

步步风埃疲老脚,懒随曾点浴乎沂。

(0)
鉴赏

这首诗《卜居》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寻找居住之所时的心境与思考。

首联“谁家庭院雅宜诗,挥尽行囊亦不辞”,开篇便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即便需要舍弃一切行囊,也愿意去追求那份雅致与诗意。这种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境界。

颔联“清兴每因尘俗减,虚名多误贵人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在尘世的纷扰中,诗人的兴致往往被消磨,而那些所谓的虚名,往往让真正的知音难以寻觅。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文人墨客在现实社会中的尴尬处境,以及他们对于真挚情感和纯粹艺术追求的渴望。

颈联“堂思杜甫流离日,园想温公独乐时”,诗人将自己与历史上的两位伟大诗人杜甫和司马光相比较,表达了对他们在艰难岁月中仍能保持创作热情的敬仰,同时也反思自己是否能在困顿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尾联“步步风埃疲老脚,懒随曾点浴乎沂”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诗人在寻找居所过程中的疲惫与无奈,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引用了《论语》中孔子弟子曾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过上一种自由自在、接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理想居所的追寻与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其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时代气息。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端午内中帖子词·其五

天申佳节继天中,贺庆年年信始通。

明诏重颁浮论息,共知至计出天衷。

(0)

挽江司户词·其二

早岁识真际,前身疑净名。

穷通百年内,生死一铢轻。

成佛无先后,同参有弟兄。

悲伤随世谛,益见在原情。

(0)

题竞秀亭

远水恨微茫,近山露岩壑。

是中有佳处,远近理自各。

危亭枕江干,江外群峰泊。

森然青玉圭,穿空势如削。

沙湍与松籁,逼耳笙磬作。

勿言山宜远,近亦殊不恶。

云烟半有无,月雾带清薄。

凝岚与空翠,不受晓雨濯。

是时崖窾藏,秀气森盘礴。

方知寸碧岑,信美恐难博。

主人喜宾至,宴豆日参错。

况有贤弟兄,超然解禅缚。

拄笏望西山,心境两脱略。

想当觞咏时,险语恣嘲谑。

何当游其间,时听穿林雹。

(0)

送僧归天台

还寻流水去,水极到天台。

时把碧云句,寄将黄叶来。

石门高赚雪,溪坞曲藏梅。

贪看故山色,不知春已回。

(0)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二

生长城市间,吾其患驱逐。

贼人俄涨天,举家如奔鹿。

入山恐不深,但冀免杀戮。

贼平无所归,独倚青松哭。

(0)

龙云寺

倥偬无因怀抱舒,桥边纡路款幽居。

佛龛香火高峰顶,仙洞林坳小雨馀。

拭目已观春草句,澄心还味内叶书。

好风恰似知人意,吹散浮云现太虚。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