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恨微茫,近山露岩壑。
是中有佳处,远近理自各。
危亭枕江干,江外群峰泊。
森然青玉圭,穿空势如削。
沙湍与松籁,逼耳笙磬作。
勿言山宜远,近亦殊不恶。
云烟半有无,月雾带清薄。
凝岚与空翠,不受晓雨濯。
是时崖窾藏,秀气森盘礴。
方知寸碧岑,信美恐难博。
主人喜宾至,宴豆日参错。
况有贤弟兄,超然解禅缚。
拄笏望西山,心境两脱略。
想当觞咏时,险语恣嘲谑。
何当游其间,时听穿林雹。
远水恨微茫,近山露岩壑。
是中有佳处,远近理自各。
危亭枕江干,江外群峰泊。
森然青玉圭,穿空势如削。
沙湍与松籁,逼耳笙磬作。
勿言山宜远,近亦殊不恶。
云烟半有无,月雾带清薄。
凝岚与空翠,不受晓雨濯。
是时崖窾藏,秀气森盘礴。
方知寸碧岑,信美恐难博。
主人喜宾至,宴豆日参错。
况有贤弟兄,超然解禅缚。
拄笏望西山,心境两脱略。
想当觞咏时,险语恣嘲谑。
何当游其间,时听穿林雹。
这首诗描绘了竞秀亭周围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氛围,充满了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诗人以“远水恨微茫,近山露岩壑”开篇,描绘了远处水波渺茫,近处山峦显露岩石的景象,展现了山水的广阔与壮丽。接着,“是中有佳处,远近理自各”,表达了无论远近,山水之美各有千秋,引人深思。
随后,诗人具体描绘了竞秀亭的环境:“危亭枕江干,江外群峰泊。”亭子坐落在江边,远处群峰静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森然青玉圭,穿空势如削。”形容山峰如同青色的玉圭,直插云霄,锋利如刀,展现出山峰的峻峭与挺拔。
接着,诗人又通过“沙湍与松籁,逼耳笙磬作”描绘了流水与松涛的声音,如同音乐一般悦耳动听,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勿言山宜远,近亦殊不恶。”诗人在此强调,无论是远山还是近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不应有所偏爱。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云烟、月雾、空翠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山水间的朦胧与神秘感。
“是时崖窾藏,秀气森盘礴。”描绘了崖壁隐藏着的秀美之气,仿佛在空中盘旋,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方知寸碧岑,信美恐难博。”表达了对这片山水之美的深深赞叹,认为即使是小小的绿色山丘,也足以让人感到无比美好,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还融入了对友情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竞秀亭这一特定地点,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与自由心境。
秋原何淡沱,荒溪奔相互。
清潭最明迥,丹嶂极修嫭。
我来驻精蓝,回飙已凝冱。
手招出泽臞,目协沧洲趣。
影堂枕独冈,塔院背双树。
丽瞩果不穷,流怀获所遇。
飒沓缭垣秋,窈窕寒塘暮。
绕郭垣陂陀,攀萝匝狐兔。
缅思仁寿年,遗踪倏成故。
忧来多颓基,乐往鲜完祚。
萧萧紫极宫,恻恻红颜墓。
坐深暝翠沈,松花落如雨。
研墨作君书,踟蹰过半夜。
踟蹰欲何为,窥盎复视架。
想君卧破屋,镫火穿壁罅。
岂无木绵衣,未冬先典夏。
但用江西窑,莫求哥定斝。
但搭日行船,不怕长安坝。
姜桂性不移,物理渐轻赦。
曾约石榴红,襆被到寒舍。
忽忽篱豆黄,梧桐叶相藉。
吾亦苦痁鬼,中虚变暴下。
至今两颊窊,时时复洞泻。
内伤脾胃病,饮食颇难化。
五心一烦热,便忆冰与蔗。
引领黄昏汤,来起此番炙。
泥水绝高名,读书兼猎射。
从来霜雪姿,不向北风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