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照上京,饮马出长城。
剑舞龙文合,旗张虎翼横。
行营留赞画,属国助军声。
借问阴山北,曾知燕颔生。
烽烟照上京,饮马出长城。
剑舞龙文合,旗张虎翼横。
行营留赞画,属国助军声。
借问阴山北,曾知燕颔生。
这首清代徐恪的《古出塞曲》描绘了一幅边关出征的壮丽画面。首句"烽烟照上京"展现了战争烽火弥漫,直照京城的紧张气氛,暗示了战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饮马出长城"则生动刻画了战士们跨马出征,跨越长城的决心和勇气。
"剑舞龙文合,旗张虎翼横"通过剑舞与旗帜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气势,龙纹剑象征着皇权与勇猛,虎翼般的旗帜则象征着军队的雄壮。"行营留赞画"进一步赞美了出征队伍的阵容和计划,如同一幅生动的战地画卷。
最后两句"借问阴山北,曾知燕颔生"以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边疆将领的敬仰,"燕颔生"典故出自《史记》,形容英勇善战的人物,这里暗指那些在阴山北征战的英雄人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出征的壮志和边塞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和平的期盼。
平生庾公尘,可涴通州泥。
朅来海门上,日瘦气惨凄。
春风有相导,佚我以闼闺。
前身定闻法,梦作三生猊。
悟公痴钝禅,迎客忽虎溪。
招要得半席,纸帐春缯绨。
东轩养苍云,大似开昔迷。
计程南山北,托宿东院西。
绝怜维摩休,而置法喜妻。
是身於虚空,了不碍角圭。
四大师本无,客亦何所携。
颇闻弁山隅,髯松人儿啼。
山神喝连声,已受三十篦。
岂知沩山牛,未脱靶与犁。
去来同一云,未觉道理睽。
幸忽使竹归,留与老凤棲。
鉴齿恐无对,后期当噬脐。
黄云护灵芝,丈人非独醉。
萧然四鹤发,海鸟眩觞味。
古来闭关人,学道用其意。
滈池未返璧,政欠颓然睡。
仙苗足风露,中有熏心历。
支颐得一笑,刘郎已为帝。
乾坤重汤涤,奈何前星坠。
昂藏君家老,招唤作许事。
当筵就羽翼,颜色变韶穉。
出山云怡怡,还山云洩洩。
追思千载上,把酒足自慰。
君堂定果耳,或者楼阁气。
是间堪底用,万瓮盛醴齐。
阿戎气如虎,神手了一世。
政宜日无何,雪伫展鹄翅。
高吟紫芝曲,四老恐欻至。
糟丘酒无时,释麺云涛翻。
前身阮步兵,搜句急追奔。
诗清酒更冽,自扣玻璃盆。
缅怀君家翁,满怀蟠虞轩。
职当调九鼎,小却护北门。
胸中补衮线,岂但民瘼痊。
胡为坐海山,揖客通寒温。
边庭失细大,益我愁思繁。
今君富文采,色正语不喧。
念我死尘壒,妙语为返魂。
班班古罍洗,一笑三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