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濯锦江》
《濯锦江》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机丝波影借光华,巴女临流住几家。

争向芳菲偷锦样,织成平白溅江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uójǐnjiāng
sòng / jiǒng

yǐngjièguānghuálínliúzhùjiā

zhēngxiàngfāngfēitōujǐnyàngzhīchéngpíngbáijiànjiānghuā

翻译
机丝在水中波动,借取月光的华彩
巴地的女子们,流连在河边,几家在此居住
注释
机丝:纺织机器或手工织布的丝线。
波影:水中的波纹反射。
光华:月光或灯光的光彩。
巴女:指四川等地的女子,古时对巴蜀地区的称呼。
临流:面对流水。
住几家:有几户人家。
争向:争相前往。
芳菲:盛开的花草,代指春天。
偷锦样:偷偷模仿锦绣的图案。
织成:编织成。
平白:简单、平常。
溅江花:激起江面的水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开篇"机丝波影借光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织锦时机器运转、波纹荡漾以及织物在阳光下的光泽感。紧接着"巴女临流住几家",诗人通过巴蜀女子临江而居这一特定场景,勾勒出一个生动的生活画面。

接下来的"争向芳菲偷锦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这里的"芳菲"指的是鲜花或美好的东西,而"偷锦样"则隐喻着女子们在织锦时暗中学取自然之美,以此来丰富和完善她们的艺术创作。

最后一句"织成平白溅江花",既是对上一句意境的延伸,也是整个画面情感的升华。"织成"表明了作品的完成,而"平白"则指的是织物本身的质朴无华,但却因其内在的美丽而与外界相融合,形成了一种自然与人造和谐共存的境界。而"溅江花"则是这种和谐之美最生动的写照,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织锦女子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再用杜子美韵十首·其十

混世终能否,耽幽奈癖何。

一蓑聊自足,馀论敢求多。

凤鸟何时见,沧浪隔岛歌。

吾侪今洒落,不啻舞雩过。

(0)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五

春气和时秋气清,西街缓步恣闲行。

尽拚谈笑乡人共,始识尧夫混物情。

(0)

梧窗赠林县博坛·其二

眷彼窗中人,读书藉梧阴。

观梧识物理,掩卷契圣心。

天下与国家,本之在一身。

是之谓格物,昭昭如指陈。

苟其不知本,学问徒纷纷。

明德既不立,斯民何由新。

如是焉用梧,用梧成爱淫。

谓之物交物,请以为子箴。

(0)

胥门与方昆山思道·其二

知子日已久,今朝始相识。

会面良不易,开心复何惜。

谢子亦好怀,超然与世隔。

平生抱肺肝,倾倒恐不亟。

愧我何所言,无以慰悃愊。

功名自古难,所忌更孤植。

文字费精神,戒之在无益。

六籍皆通道,贵乎知用力。

学而不知本,悠悠竟奚得。

原泉自不已,四海乃其宅。

日月本有明,容光尽生白。

斯道固难言,多言转棼惑。

行行勿复语,愿子崇明德。

(0)

贺刘克柔正郎严慈俱七十有五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七首·其六

霞佩乌纱并寿,庞眉皓发齐谐。

恁是出人地步,都从教子中来。

(0)

院中赏中秋遇雨复步前韵

四面□山瘦锁闱,片云拖雨乱交霏。

深杯敢负今秋兴,皓魄何辜此夕辉。

痴拙我知□我老,狂醉狂是更谁非。

眼中磊落文章士,笑杀人间斗巧机。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