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残民少,君王何日归。
不知秋后雁,犹得向南飞。
郡国残民少,君王何日归。
不知秋后雁,犹得向南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郑思肖所作,《偶成》一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君王归来的深深忧虑与期盼。
首句“郡国残民少”,描绘了战乱之后的惨状,国家的各个地区都充满了荒凉与哀伤,百姓的生命与财产遭受了极大的摧残。这句诗以“残民”二字,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
次句“君王何日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回归的强烈期盼。在战乱中,君王的缺席使得国家失去了统一与安定的力量,人民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诗人在这里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君主早日归来,恢复国家秩序的热切期待。
后两句“不知秋后雁,犹得向南飞”,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秋天的大雁南飞,象征着自由与迁徙,同时也寓意着希望与重生。然而,在诗人眼中,即使自然界中的大雁尚能遵循规律,自由飞翔,而人世间却因战乱而失去了秩序与安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无奈与悲哀,以及对未来和平与安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偶成》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和对君王回归的期盼,以及以自然界的景象寄托对和平与希望的渴望,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坐宴独当午,舒怀共上楼。
万山收伏暑,一叶报初秋。
海宇晴烟阔,乾坤翠黛浮。
村舂藜径小,江畛麦云稠。
井灶千家晓,闉阇百雉收。
东岩藏宿雨,北固隔龙湫。
瀑布飞千尺,芙蓉插九州。
剑峰摩碣石,沧海揖之罘。
花下琴耽鹿,林间吹傍牛。
帘栊风色定,燕雀羽毛修。
楚客能歌铗,秦生本姓侯。
看云移白昼,舒啸付沧洲。
句向凭栏得,杯为知己酬。
赏心多款曲,信美竟淹留。
谈笑庾公月,江湖范老忧。
踟蹰共回首,伤思仲宣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