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满鸣条。柏宫方冢岧峣。二妃遗像枕寒潮。
珠衣玉佩飘摇。河流不向湘流绕。泪痕此地多少。
恨与苍梧俱杳。平阳亦有香草。
落叶满鸣条。柏宫方冢岧峣。二妃遗像枕寒潮。
珠衣玉佩飘摇。河流不向湘流绕。泪痕此地多少。
恨与苍梧俱杳。平阳亦有香草。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河渎神·题二妃庙壁》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首句“落叶满鸣条”以落叶象征秋意,暗示了庙宇的寂静和岁月的流转。"柏宫方冢岧峣"描绘了庙宇的庄严,柏树环绕,高耸的坟冢显得庄重而神秘。
"二妃遗像枕寒潮"进一步点出主题,二妃(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的画像仿佛在寒潮中沉思,寄托着人们对她们悲剧命运的哀思。“珠衣玉佩飘摇”则通过想象她们生前华美的服饰,增添了哀婉的气氛。
接下来,“河流不向湘流绕”表达了湘江未能挽留她们离去的遗憾,暗示了她们的悲剧性结局。“泪痕此地多少”直抒胸臆,感慨此处承载了多少人的泪水和哀伤。最后两句“恨与苍梧俱杳,平阳亦有香草”,借“苍梧”寓指远方的九嶷山,表达对二妃无尽的怀念,同时以“平阳香草”暗喻她们的美德长存,虽身死异乡,但精神犹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传说中忠贞爱情的深深敬仰与惋惜之情。
春衫未成锦机语,棠棣半花凤一羽。
象床雪综小龙梭,细穴银光吐冰缕。
西邻郎君东海归,芙蓉露白杏雨肥。
十二栏边说幽怨,劝织南浦双鸳飞。
匿兰含蕙无消息,春酲彤霞乱玉色。
小龙嘘出风雨声,奔腾触裂双白石。
白石国城三十六,女子军来两城覆。
鸾歌猿啸强低昂,北户风来如箭镞。
章台公子真豪纵,能以微词相感动。
郎君辄莫更痴肠,忍作肝心可人痛。
祝融下省方,掉鞭鞭火龙。
夜行失故路,误入书窗中。
红光拂斗极,幻出琉璃宫。
鱼龙沸幽壑,台观游太空。
六丁摄图史,羽化茫无踪。
成毁有定理,那足介我胸。
造物解相补,放入山数重。
此境如此心,空洞无垣墉。
元日能关一日开,解鞍杖策访云端。
树冲剑气千秋老,泉遇松声六月寒。
朝市未妨閒野乐,山村犹恨世途难。
凄凉龙德宫中石,装点琳宫处道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