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后山林落叶稀,黄花采采绕柴扉。
催租吏去生秋兴,堕帽人酣又夕晖。
岁歉欲求菰米饭,天寒偏怯芰荷衣。
风尘如此须归好,手把长竿坐钓矶。
霜后山林落叶稀,黄花采采绕柴扉。
催租吏去生秋兴,堕帽人酣又夕晖。
岁歉欲求菰米饭,天寒偏怯芰荷衣。
风尘如此须归好,手把长竿坐钓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林凋零,黄花点缀,农人劳作,官吏催租,百姓生活艰辛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
首联“霜后山林落叶稀,黄花采采绕柴扉”描绘了深秋的景象,山林因霜降而变得萧瑟,落叶稀疏,但黄花却在寒风中依然绽放,围绕着简陋的门扉,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颔联“催租吏去生秋兴,堕帽人酣又夕晖”则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催租的官吏离去,引发了农民对秋天的感慨,而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饮酒解愁的人们,在夕阳西下之时,依旧无法摆脱生活的重压。
颈联“岁歉欲求菰米饭,天寒偏怯芰荷衣”进一步展示了农民的困苦。在歉收之年,他们渴望能吃到菰米饭,但在寒冷的天气里,却连合适的衣物都难以找到,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
尾联“风尘如此须归好,手把长竿坐钓矶”表达了诗人对于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的一种逃避。在这样的环境下,回归自然,通过垂钓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成为了一种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农民生活状态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明代社会的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沉忧如积痾,纡郁剧焚燎。
深在膏肓间,异镜谅难照。
往圣垂方书,万病皆有疗。
独兹莫措手,浑沌无朕兆。
尝闻达人言,扫涤酒其要。
呼妻倒空罍,数斟饮辄釂。
顿觉胸次豁,岂怀酗酣诮。
颓然百虑忘,浊醪信为妙。
昔闻读书泮池上,一室临池颇虚旷。
室边面面种梅花,惟爱寒香来纸帐。
有时雪后天复晴,皎皎夜月当轩楹。
梅花雪月共一色,室中湛若冰壶清。
欣然把书映雪读,雪光照书同秉烛。
况兹素月复流辉,四壁荧荧如削玉。
一从钱塘徙畿甸,擢科入侍金銮殿。
时看雪月宛犹昨,只有梅花苦难见。
当时此室名雪窝,别后相思魂梦多。
月华雪色谅依旧,南枝消息今如何。
已知襟怀尚清景,雪消月落空梅影。
有待枝头结实成,试作和羹为调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