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掩断径生苔,坐阅东君几往回。
看尽床书无客到,残花风送过墙来。
柴门掩断径生苔,坐阅东君几往回。
看尽床书无客到,残花风送过墙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幽居生活场景。诗人以“柴门掩断径生苔”开篇,通过“柴门”和“断径生苔”的细节,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自得的氛围。门扉紧闭,小径上长满了青苔,暗示着主人的孤独与世隔绝。
“坐阅东君几往回”,“东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司春之神,这里借指季节更迭。诗人坐在家中,见证了四季的轮回,时间的流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深刻感知,以及在自然变化中的沉思与反省。
接着,“看尽床书无客到”,说明了诗人的生活简单而宁静,除了书籍陪伴,鲜少有外人来访。这既是对诗人生活方式的描述,也反映了他可能追求的精神世界——远离世俗纷扰,沉浸在个人兴趣与思考之中。
最后,“残花风送过墙来”,以“残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而“风送过墙来”则赋予了这一景象以动态美,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馈赠,将美好与希望悄悄传递给诗人。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居生活的宁静与深邃,以及对自然、时间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出谷莺迟,踏沙雁少,殢阴庭宇。
东风似水,尚掩沈香双户。
恁莓阶、雪痕乍铺,那回已趁飞梅去。
奈柳边占得,一庭新暝,又还留住。前度。西园路。
记半袖争持,斗娇眉妩。琼肌暗怯,醉立千红深处。
问如今、山馆水村,共谁翠幄熏蕙炷。
最难禁、向晚凄凉,化作梨花雨。
裴侯饮我日向中,四坐宾客颜皆红。
扫除高馆邀我入,自出粜麦怜民穷。
天边眼力破万里,桑麻冥冥山四起。
野心探寻殊未已,更欲湔衣北城水。
忽见碧树樱桃悬,下马恣食不论钱。
赤星磊落入我眼,恐是半醉游青天。
裴侯方坐尘沙里,役身救物当如此。
我曹偶脱簿领閒,何忍爱惜一日闲。
且归拂席饱眠睡,明日更看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