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万山,阴洞厉难藏。
瘦木无片青,苦借荆棘防。
冰气恐到肤,戟毛未敢张。
猎食思野豮,舌缩心先僵。
英雄嗟失时,意气索焉亡。
树骨惭未坚,飞腾愿奚偿。
依附绝炎势,视之翻驯良。
变态亦已穷,谁筮大人祥?
飞雪连万山,阴洞厉难藏。
瘦木无片青,苦借荆棘防。
冰气恐到肤,戟毛未敢张。
猎食思野豮,舌缩心先僵。
英雄嗟失时,意气索焉亡。
树骨惭未坚,飞腾愿奚偿。
依附绝炎势,视之翻驯良。
变态亦已穷,谁筮大人祥?
这首诗《冻虎》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只被严寒所困的老虎形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面对极端环境时的坚韧与无奈。
首句“飞雪连万山,阴洞厉难藏”描绘了大雪覆盖群山,阴冷的洞穴难以藏身的景象,为后续描述冻虎的处境奠定了背景。接着,“瘦木无片青,苦借荆棘防”以瘦弱的树木和荆棘对比,暗示了冻虎在严冬中的生存困境,不得不依靠荆棘来保护自己。
“冰气恐到肤,戟毛未敢张”进一步刻画了冻虎身体的寒冷状态,即使是在寒冷的环境中,它也不敢完全展开其锋利的戟毛,形象地表现了其生存的艰难。接下来,“猎食思野豚,舌缩心先僵”则通过冻虎渴望食物却因寒冷而行动迟缓的情景,展现了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英雄嗟失时,意气索焉亡”将冻虎比作英雄,感叹其因时机错失而失去往日的意气风发,暗含了对生命在特定环境下无力改变命运的感慨。最后,“树骨惭未坚,飞腾愿奚偿”表达了冻虎对自己身体和能力的自我审视,以及对无法实现飞翔梦想的遗憾。而“依附绝炎势,视之翻驯良”则以冻虎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变化,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的求生本能。最后一句“变态亦已穷,谁筮大人祥?”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探讨在极端环境下,生命的极限与可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生命的顽强,也蕴含了对个体命运、环境影响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