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宇长江侧,垂钓广川浔。
竹竿横翡翠,桂髓掷黄金。
人来水鸟没,楫度岸花沈。
莲摇见鱼近,纶尽觉潭深。
渭水终须卜,沧浪徒自吟。
空嗟芳饵下,独见有贪心。
结宇长江侧,垂钓广川浔。
竹竿横翡翠,桂髓掷黄金。
人来水鸟没,楫度岸花沈。
莲摇见鱼近,纶尽觉潭深。
渭水终须卜,沧浪徒自吟。
空嗟芳饵下,独见有贪心。
这首《钓竿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垂钓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结宇长江侧”,点明了垂钓地点在长江之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垂钓广川浔”进一步强调了垂钓的环境——广阔的河川边,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辽阔壮丽的画面。
“竹竿横翡翠,桂髓掷黄金”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竹竿比作翡翠,桂髓比作黄金,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钓鱼工具的珍贵与精致,也暗示了垂钓者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人来水鸟没,楫度岸花沈”描绘了垂钓时的动态场景,水鸟因人的到来而惊飞,岸边的花朵在划桨的涟漪中沉入水中,动静结合,生动有趣,展现了垂钓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莲摇见鱼近,纶尽觉潭深”则通过观察莲花的摇动预判鱼的位置,以及钓鱼线的尽头感知潭底的深度,体现了垂钓技巧与经验的积累,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界的微妙感知和尊重。
“渭水终须卜,沧浪徒自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引用典故,以渭水和沧浪象征理想的归隐之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最后,“空嗟芳饵下,独见有贪心”则流露出对世俗功利的批判,感叹于为了获取物质利益而丧失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对纯粹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垂钓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利的反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