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贝叶光,劫灰难泯壁中藏。
山僧要广人间福,长日工夫一炷香。
五百年来贝叶光,劫灰难泯壁中藏。
山僧要广人间福,长日工夫一炷香。
这首诗名为《广福寺》,作者是宋代的陈岩。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广福寺的历史悠久和僧侣们的虔诚修行。"五百年来贝叶光",通过"贝叶"(古代用于书写的贝多罗树叶)暗示寺庙历史的长久,经文的光辉历经五百年的沧桑依然闪耀。"劫灰难泯壁中藏",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内壁画或经卷虽经灾难(劫灰)洗礼,但其精神与文化内涵仍然深藏于墙壁之中,难以磨灭。
"山僧要广人间福",表达了山中僧人致力于普度众生,传播福祉的愿望,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最后一句"长日工夫一炷香",描绘了僧人日复一日,用焚香的简单仪式,默默祈愿和修行,为世间大众带来福祉,展现了他们的虔诚和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寺庙的厚重历史和僧人的修行生活,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僧侣们无私奉献的赞美。
关西杨太尉,千载德犹闻。
白日俱终老,清风独至君。
身承远祖遗,才出众人群。
举世贪荆玉,全家恋楚云。
向烟帆杳杳,临水叶纷纷。
草覆昭丘绿,江从夏口分。
高名光盛府,异姓宠殊勋。
百越今无事,南征欲罢军。
吹箫江上晚,惆怅别茅君。
踏火能飞雪,登刀入白云。
晨香长日在,夜磬满山闻。
挥手桐溪路,无情水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