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宣尊师醮毕归越》
《送宣尊师醮毕归越》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吹箫江上晚,惆怅别茅君。

踏火能飞雪,登刀入白云。

晨香长日在,夜磬满山闻。

挥手桐溪路,无情水亦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uānzūnshījiàoguīyuè
táng / liúchángqīng

chuīxiāojiāngshàngwǎnchóuchàngbiémáojūn
huǒnéngfēixuědēngdāobáiyún

chénxiāngchángzàiqìngmǎnshānwén
huīshǒutóngqíngshuǐfēn

翻译
在傍晚的江边吹箫,心中充满离别的惆怅,告别茅君。
踏着火焰如同飞雪,登上刀锋直入云天。
清晨的香烟缭绕,日出时分照亮山间,夜晚的磬声回荡在满山遍野。
挥手作别桐溪之路,无情的流水似乎也懂得分离的伤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完成了某种精神修炼后,准备返回其所在之地的场景。首句“吹箫江上晚,惆怅别茅君”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或同道相送时的不舍心情,以及那悠扬的箫声在黄昏的江边回荡,增添了一份离别之感。

“踏火能飞雪,登刀入白云”则展现了修行者的神通广大,他们能够在烈火中踏雪,在锋利如刀的危境中轻松穿梭,直达云端,这些都是道家修炼中常见的超自然能力的描述。

“晨香长日在,夜磬满山闻”表明了他们在清晨和深夜都能够感受到那份神圣而纯净的香气,以及在夜晚敲击磬石的声音回响于山间,这些都是道教修炼中常有的仪式和体验。

“挥手桐溪路,無情水亦分”则是诗人挥别之际,对着那条清澈见底的桐溪河流轻轻一挥手,仿佛连河水也为他们的离别所感染,变得无情地向两旁分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修行者的超常能力的描写,以及对友情别离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不舍和对其精神追求的敬仰。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三角亭

成规与俗殊,鼎足外无馀。

曲是从前恶,圆非近日疏。

神山分槛小,槐影直檐虚。

要识其中趣,明明举一隅。

(0)

次周和州韵·其二

抔土铭骐骏,诙如柳子骚。

涤新藏缺研,悯旧惜残毫。

射石惩年少,闻鸡仄枕高。

云低鸿翼远,弋者不偿劳。

(0)

督钱肖岩教子

曾过竹岩幽,岩前正晚秋。

养廉忘节苦,种德俟芽抽。

横翠新如染,澄澜凝不流。

丁宁庭砌玉,及早事雕锼。

(0)

寄宣城使君陈中书兼简谢别驾林叔恭·其二

乐雠稽古暂专城,孰愈金莲夜直频。

风月平分与宏放,江山多助到清新。

乡来素练江犹净,近日芳池草又春。

想见尊前酬别乘,武夷山下付衣人。

(0)

蘋洲莱菔脆甚

藕生玉井何曾见,梨属张公不见分。

安得脆琼莱菔子,蘋洲南畔种残云。

(0)

送袁状元别驾

碧苕秋晶晶,君子尚此洁。

渊渊方寸地,上善固一辙。

白蘋对红蓼,亦各振清冽。

况复芬陁利,穆若谢炎热。

譬彼寒水玉,温其出冰雪。

其中富涵蓄,其响亦疏越。

有德必有用,无瑕更无缺。

允属清庙器,合在东序设。

君家圣贤学,拟续邹鲁绝。

正音久不作,倩君木为舌。

风月小鸿沟,矧乃龙首杰。

伟兹真富贵,弗与颜原别。

辉辉近芳日,朣朣袖华月。

馀光散遐隐,四海俟昭晰。

遗直在山林,放言敢辞拙。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