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池馆午云凉,红玉层层沁水香。
疑是西施醉归后,笑将微露洗残妆。
薰风池馆午云凉,红玉层层沁水香。
疑是西施醉归后,笑将微露洗残妆。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池馆之中莲花盛开,微风轻拂,香气四溢的宁静画面。诗人以“薰风池馆午云凉”开篇,巧妙地将夏日的炎热与池塘的清凉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红玉层层沁水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莲花比作红润的美玉,层层叠叠,浸透了水中的香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莲花的娇艳与芬芳。
“疑是西施醉归后,笑将微露洗残妆”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莲花与古代美女西施相联系,通过想象西施醉酒归来,笑语间轻轻擦拭着脸上的妆容,来进一步烘托莲花的美丽与高洁。这一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意境,还赋予了莲花以生命和情感,使得莲花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仿佛能听到其轻笑的声音,感受到其淡雅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
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
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遥想山寺古。
看倒影金轮,溯光朱户。瞑烟带树。
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
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今日忽不乐,图书从纠纷。
不见汝州师,但见西来云。
长安岂无树,忆师堂前柳。
世路九折多,游子百事丑。
三年成一梦,梦破说梦中。
来时西门雨,去日东门风。
书到及师闲,为我点枯笔。
画作谪官图,羸骖带寒日。
他时取归路,千里作一程。
饱吃残年饭,就师听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