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波画桨,荡春魂无定。刬地杨花扑香径。
听橹声摇过,斟酌桥西,蓦一阵、飞起鸳鸯红冷。
天然图绘好,洛浦明珠,临水芙蕖倍娇靓。
软语试商量,得作篙师,便犊鼻从伊都肯。
又残照催人乍归船,早眉月弯环,前溪相等。
蘋波画桨,荡春魂无定。刬地杨花扑香径。
听橹声摇过,斟酌桥西,蓦一阵、飞起鸳鸯红冷。
天然图绘好,洛浦明珠,临水芙蕖倍娇靓。
软语试商量,得作篙师,便犊鼻从伊都肯。
又残照催人乍归船,早眉月弯环,前溪相等。
这首《洞仙歌·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冒广生所作,描绘了一幅湖上泛舟的春日画卷。"蘋波画桨"形象地展现了湖面如镜,画船轻盈的情景,"荡春魂无定"则寓言了游人心中的情感波动。"刬地杨花扑香径"写出了杨花纷飞,香气四溢的季节特色。
"听橹声摇过,斟酌桥西"通过听觉和视觉,描绘了船行过桥时的宁静与惬意,"蓦一阵、飞起鸳鸯红冷"更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色彩,鸳鸯的出现象征着爱情与和谐。接下来,词人将湖景比喻为洛浦明珠和临水芙蕖,赞美其美丽动人。
"软语试商量,得作篙师,便犊鼻从伊都肯"表达了词人对与佳人共游的期待,即使需要屈尊做篙师,也在所不惜。夕阳西下,"残照催人乍归船",词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准备结束这美好的旅程。最后以"早眉月弯环,前溪相等"收尾,描绘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意境,给人留下余韵。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对湖上春色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