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谭时英宪副作谭湖州人也》
《代谭时英宪副作谭湖州人也》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古风

巴流百折浑东注,五两风高逐流去。

楚云截断相思情,极目吴山在何处。

射鸭堂深荫楝花,挂罾湖浅多鱼虾。

紫袍金带束高阁,翻觉少年生计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象。

首先,“巴流百折浑东注,五两风高逐流去。”这两句以巴江的曲折水流和随风飘扬的渔帆为背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动态之美。巴江的水流虽曲折,却最终向东奔流而去,象征着人生的道路虽多变,但总会有明确的方向。而“五两风高逐流去”则描绘了渔舟在风中航行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漂泊与追求。

接着,“楚云截断相思情,极目吴山在何处。”这两句通过楚地的云彩遮挡视线,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深远与不可触及。同时,将目光投向远方的吴山,却无法确切看到其所在,进一步强化了思念的无尽与遥远。

“射鸭堂深荫楝花,挂罾湖浅多鱼虾。”这两句转向对江南水乡生活的描绘。射鸭堂下,楝树繁茂,荫蔽着一片宁静;湖边,挂着网的渔舟浅泊,鱼虾丰富。这不仅展现了水乡的自然生态,也暗示了当地居民的富足生活与和谐环境。

最后,“紫袍金带束高阁,翻觉少年生计差。”这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将官场的权贵生活与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进行了对比。紫袍金带代表了权力与地位,然而在诗人看来,这些物质的荣耀反而让少年时代的简单生活显得更加珍贵。这种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张兖下第随桂阳乔监使之湘中

建溪曾共听猿声,十载文场未策名。

流落只应孤剑在,穷愁已有二毛生。

荆州暂去依刘表,汉殿无由荐马卿。

一路骚人旧山水,登临且莫动归情。

(0)

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

轻飙习习起青蘋,宿雾全开霁色新。

高阁晴曦射疏牖,虚堂润气彻华茵。

垫馀巾角曾冲雨,晦尽琴徽旋拂尘。

楚泽潦收湖水白,归舟遥忆洞庭人。

(0)

并州王谏议

锁闱聊辍皂囊封,昼锦还乡意气雄。

别墅挥金延父老,近郊骑竹见儿童。

蒲卢善化终成政,蟋蟀深思未变风。

更待出师平黠虏,戎衣献捷大明宫。

(0)

题曾无愧月窗

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

乾坤清气只云月,一家两手并取将。

作巢不用木,只架云为屋。

作窗不用棂,只掇月为庭。

兜罗绵上住兄子,银色界中著吾弟。

阿兄云向笔下生,阿弟月向诗中明。

弟兄云月两清绝,云月何曾有分别。

不知云月入胸中,为复胸中有云月。

(0)

雪中送客过清水闸二首·其二

肩舆九步十倾欹,下有冰河不敢窥。

冰上水禽行似箭,忽逢缺处得鱼儿。

(0)

清远峡四首·其二

清晨雾雨重,不敢开船门。

小窗试微启,逗入一船云。

何曾烧龙麝,香霏绕吾身。

身在云水上,何许觅点尘。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