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贤深敬惟桑梓,此日其如不可居。
欲把一竿沧海去,茫茫何处钓鲸鱼。
前贤深敬惟桑梓,此日其如不可居。
欲把一竿沧海去,茫茫何处钓鲸鱼。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和哲思,描绘了对过往先贤的崇敬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首句“前贤深敬惟桑梓”,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深深敬仰,他们如同家乡的树木一般,为后世提供了荫庇与滋养。然而,“此日其如不可居”则转折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似乎在说,尽管先贤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今日却难以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暗含着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或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接下来的“欲把一竿沧海去”,展现了诗人想要逃离当前困境的决心,他渴望像垂钓者一样,手持钓竿,前往那广阔的海洋,寻找一片宁静与自由。这里的“沧海”不仅指海洋,也象征着未知的世界或是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之地。而“茫茫何处钓鲸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索与追求的主题,鲸鱼作为大海中的巨物,象征着难以捉摸的目标或理想,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对于实现宏大抱负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探索与追求的渴望。它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也是对时代变迁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哲学性探讨。
山君夜移东海水,分得灵泉白云底。
老禅卓锡住泉头,坐看泉流与云起。
湛湛寒光玉镜圆,波心照见苍龙眠。
半峰秋色漾晴雪,五丈石影浮青莲。
南岳枯湫何足数,惠山断浣侵草莽。
幻人跑虎笑寰中,何物品茶誇陆羽。
真源下极沧溟深,欲探其委谁能寻。
泾清渭浊那复辩,流行坎止俱无心。
我求范老读书处,遂向云中问归路。
久嗟尘海混凡流,细酌清泠得真趣。
临池载拂焦尾桐,水云弹彻潇湘空。
会分一滴化甘露,坐令万国皆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