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阁孤清瞰碧流,太虚怀抱物华秋。
圆蟾默有中宵约,几点閒云为我收。
池阁孤清瞰碧流,太虚怀抱物华秋。
圆蟾默有中宵约,几点閒云为我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诗人赵抃以“退居十咏(其二)水月阁”为题,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月阁的独特魅力。
首句“池阁孤清瞰碧流”,描绘了水月阁独立于池边,俯瞰着清澈的水流,营造出一种孤高清幽的氛围。这里的“孤清”二字,不仅指出了环境的清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次句“太虚怀抱物华秋”,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水月阁置于广阔的天空之下,仿佛与万物同呼吸,感受秋季的丰富与变化。这里运用了“太虚”这一概念,强调了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感悟。
第三句“圆蟾默有中宵约”,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它一种神秘的约定,暗示夜晚的宁静与期待。圆月在夜空中静静地守候,似乎在等待着某种特定时刻的到来,这种意境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最后一句“几点闲云为我收”,则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云朵的自由与飘逸。这些闲云仿佛是大自然的信使,它们随风起舞,为诗人带来了片刻的宁静与思考的空间。通过“收”字,诗人将云朵的动态美凝固在这一刻,使之成为心灵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月阁周围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在退居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愿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美学追求。
武夷之山千万峰,溪水诘曲流其中。
喷云涌雪可□楫,一棹无览仙人踪。
白鹤昂昂写峭壁,雕虎长□□清风。
悬崖蜕骨造化外,绝壑驾船神鬼功。
寒岩鼎灶失鸡犬,盘石松椿腾蛟龙。
行行自喜浣尘俗,萧散玉羽超樊笼。
当年此日是高会,左仙右仙曲未终。
紫星飘然天上去,曾孙虹桥路已穷。
我生丹心涵太冲,欲脱缰锁追鸿蒙。
上邀轩辕宴玄圃,手摘日月相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