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照落平原,孤舟系疏柳。
隔河唤渡人,独立秋风久。
返照落平原,孤舟系疏柳。
隔河唤渡人,独立秋风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渡口景象。首句“返照落平原”,夕阳的余晖洒在广阔的平地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接着,“孤舟系疏柳”一句,画面中出现了一叶孤舟,与岸边稀疏的柳树相映成趣,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柳树的稀疏与孤舟的孤独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
“隔河唤渡人”一句,将视线引向对岸,似乎有人在呼唤渡船,但渡口并未繁忙,只有等待渡河的人在岸边徘徊。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最后,“独立秋风久”一句,诗人独自站在秋风中,长时间地凝望或等待,这一细节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沉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个富有意境的画面,同时通过人物的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暗示,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中的孤独、等待、思考等元素,都给人以深深的共鸣,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寂寥与深邃。
金阙标霞,琼台浥露,分根花萼楼西。
称高华风格,兰畹芝泥。
恍洒燕支万点,群仙晓报妆齐。
见说朝回春暖,笼袖芳林,天上香携。
依旧排云浅笑,笑迎阳众嫭,金屋难栖。
尽封姨娇妒,杜老忘题。
增重梁园气色,何曾粉悴红悽。
好赋纤秾宫体,一径花之,罢叩招提。
座中怪石森森,石交太息人何处。
嘉蔬入馔,名花登几,低徊前度。
老去参禅,狂来按曲,此情谁诉。
恁清尊无恙,唱妍酬丽,轻抛了,云萍谱。
曾展湛渊静语。信迢迢、风流天付。
少游已矣,百身何赎,一般悽楚。
邺架通书,顾厨品画,而今终古。
剩千秋怅望,琴沈笛咽,过杭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