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曲折碧山馀,系缆同过木石居。
莲社已招彭泽宰,桃源还问武陵渔。
烟笼高阁花阴薄,日射寒潭竹影虚。
最爱门庭堪藉草,莫教稚子带云锄。
一丘曲折碧山馀,系缆同过木石居。
莲社已招彭泽宰,桃源还问武陵渔。
烟笼高阁花阴薄,日射寒潭竹影虚。
最爱门庭堪藉草,莫教稚子带云锄。
这首明代佘翔的《群玉山房雅集和陈宗伯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首句“一丘曲折碧山馀”,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丘的蜿蜒起伏与翠绿之色,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接着,“系缆同过木石居”写诗人与友人一同停舟,拜访山中简朴的住所,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莲社已招彭泽宰,桃源还问武陵渔”两句巧妙地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莲社象征着隐士的聚会,彭泽宰即陶渊明本人,而桃源则寓指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烟笼高阁花阴薄,日射寒潭竹影虚”通过描绘高阁被轻烟笼罩,花阴稀疏,以及寒潭边竹影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山居的闲适与宁静。
最后,“最爱门庭堪藉草,莫教稚子带云锄”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希望孩子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玩耍,而不必承担农事劳作,流露出诗人对无忧无虑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
吟香邃馆。甚绮疏静掩,花榭尘满。
笑指鸳鸯,定守空池,依然蓼溆莎岸。
风裳水佩分明在,但隔了、晶帘一片。
怅同舟、仙侣难携,赢取这番幽怨。
还把雕栏倚遍,袜罗迟不到,游兴全懒。
渍泪红衣,卷恨遗簪,留与浣沙人看。
云痴雨老芳期误,怕后约、年华偷换。
待西风、扫尽闲蘋,来照镜波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