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籁生遥圃,斜晖落半岑。
微芒浮草际,零乱起墙阴。
武子窗尘积,隋家苑树深。
灯光透疏隙,珠彩射清浔。
野燐宵争出,星榆晓共沈。
长门秋漏永,偏照泪涔涔。
爽籁生遥圃,斜晖落半岑。
微芒浮草际,零乱起墙阴。
武子窗尘积,隋家苑树深。
灯光透疏隙,珠彩射清浔。
野燐宵争出,星榆晓共沈。
长门秋漏永,偏照泪涔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夜幕降临时的宁静与生机。首句“爽籁生遥圃”写的是微风拂过远处的园囿,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之感。紧接着,“斜晖落半岑”则捕捉到了夕阳余晖洒在山腰的景象,描绘出时间流转和光影变幻。
“微芒浮草际,零乱起墙阴”中的“微芒”指的是萤火虫发出的光点,这些光点在草丛间摇曳,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墙阴则是墙根处投下的影子,随着夜色渐浓而变得更加深长和零乱。
“武子窗尘积,隋家苑树深”中,“武子窗”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个名将之家的窗户,而“隋家苑树深”则是对隋朝一户人家园林深邃的描写。这里通过尘积和树深来烘托出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灯光透疏隙,珠彩射清浔”写的是夜晚,微弱的灯光从稀疏的窗棂间透过,而远处河流上的月光则如珍珠般散落,这些细节都极富画面感。
“野燐宵争出,星榆晓共沈”中,“野燐”即萤火虫,在夜晚争相闪烁;而“星榆”指的是星辰与榆树的映照,随着黎明到来而渐渐隐去。
最后,“长门秋漏永,偏照泪涔涔”则是对深宫寂寞之夜的描绘。古代的水钟(漏)在漫长的秋夜中一刻不停地滴答作响,而“偏照”则暗示了月光只照亮了某个角落,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萤火虫、灯光、星辰等自然元素的精细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和深宫静寂的烘托,展现了诗人对于夜晚美景与人生寂寞之感的独特体验。
风情依约,拂鹅笺,乞赠天涯愁句。
水底山眉多好影,苦被乱荷遮住。
六柱船红,双鬟人翠,傍叶调弦语。
夕烟浮动,飒然吹起凉雨。
又若招我琼樽,红炉之侧,旧日曾眠处。
芳草西泠苏小宅,冷曳湖风寻去。
荻响鸥醒,柳疏莺避,那信秋如许。
梦回人远,隔楼摇过江橹。
自杨枝陨绿,豆荚抛红,琼月锈苔土。
晓粉窥鸾,拂官帽影,羞尘还拭多许。
绛云悔嫁,问钟情、何似青雨。
想频对,春颊双涡泪,断霞带潮吐。灵魄而今谁主。
尽并栖海燕,纤翠难驻。
帘幕枣花残,临春梦,团圆错恨同铸。
弃簪折钿,早逃禅、莲褐松麈。
甚去照虞山,一角黛眉尚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