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雁不宿渚,夜飞鸣向舟。
三江惊始旦,二月重南游。
且复韬羽翼,谁能忘匹俦。
溯洄将倩尔,明发见中洲。
春雁不宿渚,夜飞鸣向舟。
三江惊始旦,二月重南游。
且复韬羽翼,谁能忘匹俦。
溯洄将倩尔,明发见中洲。
这首《舟夜闻雁》描绘了春夜舟行中所听到的雁鸣,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春雁不宿渚”,点明了雁群在春天的迁徙途中,不选择停歇在岸边的沙洲上,而是继续飞翔。这既表现了雁群的迁徙特性,也暗示了它们对自由和远方的追求。
“夜飞鸣向舟”则进一步描绘了雁群在夜晚飞行时,它们的鸣叫声传入舟中,给舟行的旅人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体验。这种声音既有孤独的意味,又蕴含着生命的活力。
“三江惊始旦,二月重南游”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了雁群从清晨开始的活动,以及它们在二月再次进行南方的迁徙。这里不仅体现了雁群的季节性迁徙规律,也暗含了对自然循环的敬畏之情。
“且复韬羽翼,谁能忘匹俦”表达了雁群在迁徙中的团结与互助精神。即使是在迁徙途中,它们也会暂时收敛翅膀,以减少飞行的负担,同时也体现了雁群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支持。
最后,“溯洄将倩尔,明发见中洲”则以一种期待和憧憬的语气结束,预示着雁群将返回北方,而旅人则期待着明日清晨在中洲见到雁群的身影。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旅程的感慨。
整体而言,《舟夜闻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舟行中雁群迁徙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友情和自然循环的深刻思考。
追随那限楚天遥,蚤岁词华掩六朝。
南浦客杯留别举,西藩官炬对谈烧。
华堂有乐髭难变,绿野同风日易消。
春竞花光歌拍动,月涵江影赏航摇。
梅欺雪色饶舒萼,松长龙鳞不换条。
荣路公堪三事重,农时予幸五风调。
天开罨画岩姿丽,秋入帘栊夕霭销。
白拂每从藜杖挂,碧筒宁放綵毫彫。
清禅许问传灯偈,高蹈谁当折简招。
共道谢安终一起,可能存慰粤山樵。
衰懒屏幽寂,浩怀付诗书。
敢谓中人下,乃意太古初。
操觚甘废圆,任独甘自疏。
终南岂不捷,瞑步羊肠岨。
力耕不计穫,把钓不羡鱼。
朋侪竞豪赏,闭门日端居。
长年抱坟籍,乡曲谁吹嘘。
搦管颇成咏,语少兴自舒。
保终谅无咎,勿回中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