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逍遥咏·其十一》
《逍遥咏·其十一》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

修鍊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0)
注释
伏藏:深藏不露。
巧拙:巧妙与笨拙。
兼非:都包含。
至道:最高真理。
光怀古:寓于历史回顾中。
周通:周全之道。
隐圣机:隐藏着神圣的智慧。
清天:清朗的天空。
何物性:本无固定属性。
浊地:浑浊的大地。
相依:相互依赖。
修鍊:修炼。
真堪惜:实为珍贵。
疏慵:懒散。
顺违:顺应之道。
翻译
深藏不露,巧妙与笨拙都包含其中。
最高真理寓于历史回顾中,周全之道隐藏着神圣的智慧。
清朗的天空本无固定属性,浑浊的大地却始终相互依赖。
修炼实为珍贵,但懒散也自有其顺应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十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探讨宇宙万物和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这两句表达了一个哲学思想,即天地间的真理或道德往往隐而不显,而世人的才智高低、技艺精粗并不能完全揭示这一真理。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诗人提到“至道”即最高的道理,这一道理虽然明亮,却又似乎与历史悠久的智慧相连,而“周通”则是指广博无边的理解和洞察力。这里强调了对传统文化和深邃智慧的尊重与追求。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这两句诗表达了宇宙间的清洁之物(如天)与混沌之物(如地)的关系。天地之间虽有区别,但它们却是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

“修鍊真堪惜,疏慵有顺违。”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个人修养的层面。“修鍊”指的是通过苦练来锻炼自身,“真堪惜”意味着珍视和保护内在的真实与纯净。而“疏慵有顺违”则表达了对于外界事物应对时的态度,既要有适当的放松(疏慵),又要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而不违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宇宙、道德和个人修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五四

眸子射人,秋涧之津。颠毛衰白,霜松之晨。

赤湖之林,潮涨而长鲸?浪。

丹桂之影,月寒而老兔推轮。明功借位,起幻入尘。

百草头边有芳信,纵横指点自家春。

(0)

惠首座写师像求赞

衰飒仪容,僶俛颓慵。玲珑岩寺,夭矫云松。

艳冷晚秋菊,韵清霜晓钟。

刹刹尘尘三昧事,知音何处不相逢。

(0)

教禅人出丐求颂

历历枢中转化机,出门气象履芳时。

溪光丽濯红锦段,风柳细撚黄金丝。

空空不碍浑亡我,处处相逢却是谁。

会得宾头卢见佛,向人卖弄有长眉。

(0)

偈颂七十八首·其五十三

道绵绵兮用也不勤,道绵绵兮寂也不灭。

二乘困堕于空无,众生执迷于分别。

菩萨区区于进修,诸佛唠唠于演说。

一句子妙出三乘,一念閒功超万劫。

水月茫茫兮舟棹闲,雪云冉冉兮路岐绝。

明明灵灵兮唯己自知,大辩若讷兮大巧若拙。

(0)

偈十首·其八

触目绝对待,万法无不在。

是汝心不知,非汝心不会。

不会无不会,不知无不知。

只个不会知,殊特也大奇。

(0)

周秀才出家求颂

标心脱帽法丹霞,借力堂前刬草些。

塞上不须嗟失马,杯中端欲断疑蛇。

久怀甘露濯尘骨,将意丛林开觉华。

古渡雪芦明月共,一壶秋色属吾家。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