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其四玉簪》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其四玉簪》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花中冰雪避秋阳,月底阴阴锁暗香。

玉瘦每忧和露滴,心清惟恨有丝长。

且留宛转围沈水,莫遣联翩入粉囊。

只许幽人太相似,苍苔疏雨北窗凉。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玉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特审美情趣。首先,“花中冰雪避秋阳,月底阴阴锁暗香”两句,以“冰雪”喻花,以“秋阳”衬托花的清冷高洁,同时通过“月底阴阴”和“暗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赋予了玉簪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接着,“玉瘦每忧和露滴,心清惟恨有丝长”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玉簪的形态与品质。玉簪的“瘦”不仅指其外形的纤细,也暗示其内在的坚韧与高洁。“忧和露滴”表达了对玉簪脆弱性的担忧,而“心清惟恨有丝长”则体现了诗人对玉簪纯净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因为长丝可能会影响其整体的美感与实用性。

“且留宛转围沈水,莫遣联翩入粉囊”两句,诗人希望玉簪能被妥善保存,既不破坏其自然状态,也不失去其独特的韵味。这里,“沈水”象征着深邃与宁静,“粉囊”则可能代表世俗的束缚或装饰,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强调了玉簪作为自然之美的纯粹与珍贵。

最后,“只许幽人太相似,苍苔疏雨北窗凉”两句,将玉簪与“幽人”相联系,暗示了玉簪与隐逸之士的契合,以及它在宁静环境中的美好存在。同时,“苍苔疏雨北窗凉”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进一步烘托了玉簪及其所代表的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玉簪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品质,还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宁静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向往。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教授祖守中逢清以秋菊佳咏见贻次韵奉答

重九寓淮阴,尘嚣忘境寂。

金风遍原野,芳华未销歇。

结友步林坳,秋容正纷发。

疏篱隐士居,丛菊堪怡悦。

淡远异凡葩,清香恋游蝶。

皎如冰作盘,长才无放逸。

广文祖先生,鸡群之鹤立。

挥泪赋新言,群贤皆侍侧。

一编惠远人,捧诵几晨夕。

(0)

晓行湘岸竹閒有怀家山

琅玕万个倚江湘,中有人家类辟疆。

地迥自应尘不到,天开初见日舒光。

此身汩汩五斗役,旧隐遥遥三径荒。

想见韩溪溪上路,烟稍雨叶拂云长。

(0)

刘寺簿所居五咏·其一墨庄

先生耕道时,万卷皆其具。

岁晚德已丰,万卷犹如故。

(0)

度凤凰岭次董叔重韵

连山翳寒云,孤松秀巍岭。

松吟石漱水,山露髻撑顶。

我行亦何事,岁晏苦凄冷。

频有同心人,哦诗味隽永。

(0)

山水友馀辞.蓼米

无马缠,无虾须,罗裙带,色色无。

愿花变流沙,愿花变穿珠。

蓼米,蓼米,秋风易摇入秋水,大平中期难屈指。

(0)

栗里华阳窝辞.栗里琴

宜竹宜松,宜山宜溪。有月与风,无适不宜。

在我窝兮不可撄,千头万绪丛关心,才闻一声无一星。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