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节曕前帐,风尘识旧坡。
眼平青草短,情乱碧山多。
晚起方投笔,前驱效执戈。
马蹄须爱惜,留渡北流河。
旌节曕前帐,风尘识旧坡。
眼平青草短,情乱碧山多。
晚起方投笔,前驱效执戈。
马蹄须爱惜,留渡北流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与复杂情感。首句“旌节曕前帐,风尘识旧坡”中,“旌节”代表了将军的身份与威严,“前帐”暗示了他所在的位置,而“风尘识旧坡”则通过环境的描述,展现了战场的艰苦与久经沙场的将军对环境的熟悉。接下来的“眼平青草短,情乱碧山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青草短”与“碧山多”来象征战争的残酷与自然的宁静,表达了将军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晚起方投笔,前驱效执戈”则展现了将军从文职转为武职的过程,以及他对战斗的渴望和准备。“晚起”可能意味着他过去的生活较为安逸,而现在为了国家和民族,他愿意投身于战场。“投笔”和“执戈”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放弃文职,后者则是拿起武器,投身战斗的决绝态度。
最后,“马蹄须爱惜,留渡北流河”表达了对战马的爱护,因为它们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伙伴。同时,也暗示了即将进行的战役的地点,可能是北方的一条河流,预示着一场艰难的战斗即将到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和深沉情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去年十二月,我住春申浦。
与君隔一江,迟春遣轻橹。
日暮翩然来,相见为起舞。
颜鬓各已苍,应识劳人苦。
金尊压葡萄,瓷盘列童羖。
相对话生平,竟夕不可住。
自谓从此来,便得常相聚。
意满轻别离,片帆挂天宇。
何期俯仰间,一诀成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