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外舅提刑杨大夫墓》
《题外舅提刑杨大夫墓》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追思初摄大夫车,得助堂前见舅姑。

三十三年归梦枕,一生一死隔黄垆。

时危剩着人间我,境换遥怜向者吾。

伯也叔兮今已矣,誓偕仲季勉终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ijiùxíngyáng
sòng / wèilewēng

zhuīchūshèchēzhùtángqiánjiànjiù

sānshísānniánguīmèngzhěnshēnghuáng

shíwēishèngzherénjiānjìnghuànyáoliánxiàngzhě

bǎishūjīnshìxiézhòngmiǎnzhō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外舅提刑杨大夫所作的墓志铭诗。诗人回忆起当初杨大夫担任大夫时的情景,感慨万分,因为这让他有机会在家中拜见了舅姑。他感叹时间飞逝,转眼间三十三年过去,杨大夫已去世,阴阳相隔,只能在梦中相见。诗中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以及对过去自己的怀念,同时勉励自己和剩下的兄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坚强,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追思初摄大夫车,得助堂前见舅姑"描绘了初识杨大夫的场景,充满了亲情的温暖;

"三十三年归梦枕,一生一死隔黄垆"则流露出对亡者的深深哀思和无尽思念;

"时危剩着人间我,境换遥怜向者吾"表达了诗人身处乱世的忧虑,以及对过去自己的同情;

"伯也叔兮今已矣,誓偕仲季勉终图"则是诗人对家族责任的承担和对未来生活的坚定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亲人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暇日言事二首·其一

雨苔侵径客来稀,官事才閒便掩扉。

攲枕忽生乡国念,梦中喜得一番归。

(0)

安禄山

随人畜养宁知父,负主恩私岂有君。

逆气终然招逆报,可怜四海乱如云。

(0)

访梅

访梅行近郊,寒气初淅沥。

欲开未开时,三点两点白。

清枝何萧疏,幽香况岑寂。

颇知天姿殊,绝似人有德。

逢君天一方,欢然旧相识。

(0)

马跑泉

天骥何年往,龙泓此地存。

空馀曳练色,莫辨袅蹄痕。

赴海妨苔甃,涵虚碍竹轩。

会当逢禹凿,始可见鸿源。

(0)

沁园春·其三李将使访道有年,近得旁径。子憩其后圃,且问光透帘帏之秘,不敢隐默,不敢戏传,始以小词,庸谢雅意

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

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

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

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不须块坐参禅。

也不要区区学挂冠。

但对境无心,山林钟鼎,流行坎止,闹里偷闲。

向上玄关,南辰北斗,昼夜璇玑炼火还。

分明见,本来面目,不是游魂。

(0)

中秋阻风二首·其二

四无边岸贴天流,八极光中一钓舟。

不是南风解留客,世间无此好中秋。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