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常山孙令见过仆未起孙题壁而去作绝句寄之·其一》
《常山孙令见过仆未起孙题壁而去作绝句寄之·其一》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醉乡冉冉梦游閒,一夜凉风唤未还。

可是应门无稚子,双凫仙去定谁攀。

(0)
翻译
在醉乡中我缓缓入梦,闲适地漫游其中,直到一夜凉风吹过仍未醒来。
家中的门应该无人照看,因为孩子们都不在,只剩下双凫仙去了,还有谁能去攀谈呢?
注释
醉乡:指梦境或者沉醉的状态。
冉冉:缓缓地,慢慢地。
梦游:在梦中漫游。
閒:悠闲。
一夜:整夜。
凉风:寒冷的风。
应门:照看门户,开门迎客。
稚子:幼小的孩子。
双凫:比喻离去的人,可能指朋友或亲人。
仙去:去世,这里比喻离开人世。
攀:攀谈,交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常山孙令见过仆未起孙题壁而去作绝句寄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状态的描绘。

"醉乡冉冉梦游閒,一夜凉风唤未还。" 这两句通过醉酒后的恍惚与梦境,传递出一种超脱现实、心向往之的情感。诗人用“醉乡”比喻一个遥远的理想之地,而“冉冉”则形容其深邃不见底。梦游在这个幻想空间中,显得既悠闲又自在。一夜之间,凉风轻拂,唤醒了诗人,但心中的向往并未归来。

"可是应门无稚子,双凫仙去定谁攀。" 这两句则转而描写现实生活的寂寞与对友人的思念。“可是”表达了一种转折,“应门无稚子”意味着家中空寂,没有孩子的欢声笑语,这里的“稚子”也可能是比喻诗人内心的纯真和希望。接下来的“双凫仙去定谁攀”则是对远去友人的怀念,诗人以仙鹤(凫)为喻,表达了自己孤独无依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而又不得不面对孤寂生活的情感复杂性。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上张丞相十首·其四

百六古今有,两宫开辟无。

兴师诚刷耻,奋袂竞捐躯。

必挟三灵助,能令万国孚。

九宫驱六甲,何患五单于。

(0)

上张丞相十首·其九

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0)

次单推韵·其三

每思乡里秀,日日听新除。

愁苦千行泪,清贫一束书。

端溪元秀爽,梅蕊正萧疏。

公事多馀暇,箪瓢亦晏如。

(0)

夏日即事·其二

日长廊迥思悠悠,自视真如不系舟。

欲趁好风河汉去,玉楼银阙剩遨游。

(0)

论语绝句·其七十三

于兵于食皆云去,当使斯民信独存。

不尔此心先已丧,虽云兵食更休论。

(0)

次唐彦猷顾亭林韵

昔时高士宅,今日梵王居。

楼影衔山远,钟声隔岸疏。

风流嗟往事,精爽閟遗墟。

回首乌衣巷,凋零兵火馀。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