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青山似画图,新栽松柏近何如。
几时同向云林住,相伴春秋洒饭盂。
盘古青山似画图,新栽松柏近何如。
几时同向云林住,相伴春秋洒饭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盘古青山起笔,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相融合。首句“盘古青山似画图”,运用比喻手法,将巍峨的青山比作精美的图画,既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接着,“新栽松柏近何如”一句,转而关注于山中植被的变化,通过询问新栽的松柏近况,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长的关注,也暗含着对新生事物的期待和关切。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使得诗歌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成长的思考。
“几时同向云林住,相伴春秋洒饭盂”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诗人想象自己与云林为伴,共同度过四季更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恩赐,如在饭后散步,享受清风与绿意。这样的愿景,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联系的独特感悟。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
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
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
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
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岐路剩沾襟。
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
落日征骖随去尘,含情挥手背城闉。
已恨良时空此别,不堪秋草更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