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同僧宿西池》
《秋日同僧宿西池》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

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

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

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tóngsēng宿西chí
táng / liúrén

hàndànbiànqiūshuǐlínxiāngfén
sēngtóngchíshàng宿xiáxiàngyuèbiānfēn

zhǔniǎochéngzhēnjiēshǔwén
láixiāoyuēzhònghuàyún

翻译
满池荷花盛开于秋水之中,隔着树林香气仿佛焚烧一般浓郁。
僧人在池边过夜,晚霞映照在月亮旁边,景色分外动人。
水中小鸟栖息在蒲苇上,远处的砧声随着黎明的到来清晰可闻。
明天晚上不要有其他的约定,让我们再次共话这孤寂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与美丽景象。"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水旁荷花盛开,花香浓郁如同焚香般弥漫的画面,这里的“菡萏”指的是荷花,“焚”则形容那香气之浓烈。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境。

"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表明诗人与一位僧侣一起在池塘边过夜,而那时的天空中,霞光正好散布至月亮旁边,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这里“僧同”意味着与僧侣共度良宵,“霞向月边分”则是对夜色美景的细腻描绘。

"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两句中,“渚鸟”指的是水鸟,它们栖息在蒲草丛中,而远处传来了城里的钟声,这些声音随着拂晓的来临逐渐清晰可闻。这里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声响的并置,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

"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不愿与世俗纷争,只想在这宁静的夜晚,与那孤独的云朵交谈。这里“莫他约”意味着无需他人的约束,“重此话”是指再次述说这份心境,而“孤云”则象征诗人那种超脱世俗的心灵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那追求精神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心愿。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即事吟

生求媚于人,死求媚于鬼。

媚人幸富贵,媚鬼免罪戾。

生死虽殊途,人鬼岂异理。

哀哉过用心,妄意何时已。

(0)

名利吟

重之以名,见人之情。厚之以利,见人之意。

情意内也,内重则外轻。名利外也,内贱则外贵。

(0)

首尾吟·其一一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试时。

事体待谙然后信,人情非久莫能知。

同沾雨露蒿莱质,独出雪霜松柏姿。

见惯不如身历过,尧夫非是爱吟诗。

(0)

春暮答人吟

相违经岁意何如,漫说为邻德不孤。

咫尺洛阳春已尽,过从能忆旧时无。

(0)

自谢用此乐直从天外来

得自苦时终入苦,来从哀处卒归哀。

既非哀苦中间得,此乐直从天外来。

(0)

代简答张淳秘校

老年前事怕追思,更见曾悲先德诗。

却有断章聊自慰,如今冢嗣弱于谁。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