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在人身,本来无别具。
神仙不可求,况被黄金误。
此老一何贪,坐看丹九度。
壶中日月长,但见悬双瓠。
我欲借此鼎,用之调盐梅。
宁知既未济,火候须疑猜。
君火耶、相火耶、文火耶、武火耶,三昧不传之火耶。
丹鼎在人身,本来无别具。
神仙不可求,况被黄金误。
此老一何贪,坐看丹九度。
壶中日月长,但见悬双瓠。
我欲借此鼎,用之调盐梅。
宁知既未济,火候须疑猜。
君火耶、相火耶、文火耶、武火耶,三昧不传之火耶。
这首诗以隐喻的方式探讨了追求长生不老与道家炼丹术的主题。诗人通过“丹鼎”这一核心意象,象征着追求永恒生命的过程或手段。诗中提到的“神仙不可求”,表达了对长生不老难以实现的感慨。“况被黄金误”,则暗示了追求这种不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诱惑与陷阱。
“此老一何贪,坐看丹九度”,描绘了一位执着于炼丹的老者,长时间地等待丹药成熟,却可能陷入了无尽的等待与失望之中。“壶中日月长,但见悬双瓠”,形象地比喻了炼丹者在封闭的世界里度过了漫长的时间,却只能见到悬挂的葫芦,象征着他们所追求的永恒并未真正实现。
后半部分“我欲借此鼎,用之调盐梅。宁知既未济,火候须疑猜”,表达了诗人对于炼丹术的怀疑与反思,指出即使拥有炼丹所需的工具(鼎),也未必能成功,因为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火候”,即方法与时机。这里暗含了对任何追求完美或不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最后,“君火耶、相火耶、文火耶、武火耶,三昧不传之火耶”,进一步探讨了炼丹术中火候的多样性与神秘性,以及其难以言传的本质。这不仅指出了炼丹术的高深莫测,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永恒生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对生命、追求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传统炼丹术背后哲学与实践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