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行湖尾,重袍不禦寒。
乱流横短棹,入暝解征鞍。
梅瘦觉春未,雁来知岁残。
何时休跋履,犹幸得平安。
落日行湖尾,重袍不禦寒。
乱流横短棹,入暝解征鞍。
梅瘦觉春未,雁来知岁残。
何时休跋履,犹幸得平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下的湖光山色图景,诗人在这个时刻独自漫步于湖畔。开篇两句“落日行湖尾,重袍不 禦寒”展示了诗人的情境,他在夕阳的映照下行走在湖边,即便穿着厚实的衣物,也感受不到暖意,反而感到一丝凉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
接着,“乱流横短棹,入暝解征鞍”两句,则通过水流的紊乱和船桨的短暂交错,以及日暮时分的行军之事,传递出一种急促而又有点迷茫的情绪。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他内心对于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感慨。
在“梅瘦觉春未,雁来知岁残”两句中,诗人通过梅花的瘦削和大雁的到来,表达了对春天尚未来临以及年华易逝的感悟。梅花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其姿态,而大雁的归来,则提醒人们时间的流失。
最后,“何时休跋履,犹幸得平安”两句,是诗人对于长久行走与追求平静心境的一种渴望。跋履意味着长时间的旅行或奔波,而“犹幸得平安”则透露了诗人对内心安宁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能够获得片刻平和的心理状态感到庆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时间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眼都透露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蜀出多才信不虚,淹翔犹未佩银符。
民间惠爱应长有,马上歌诗岂暂无。
休话卜邻来草泽,即看得路去蓬壶。
申湖公暇闲游地,贺监何须说鉴湖。
按察东川十四州,几多山水似蓬丘。
清时应喜无冤雪,赢得乘骢到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