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登临兴,年年自不同。
霞光明挂树,山气暗攻中。
雨骤催溪涨,峰晴被雾笼。
暝心归物外,谁是解谈空。
十载登临兴,年年自不同。
霞光明挂树,山气暗攻中。
雨骤催溪涨,峰晴被雾笼。
暝心归物外,谁是解谈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罗浮山多次游览时的不同心境与所见之景。首句“十载登临兴,年年自不同”表达了作者对罗浮山的喜爱与怀念,每一年的游览都给他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接下来的“霞光明挂树,山气暗攻中”,通过“霞明”与“山气”的对比,展现了日出时分山林间的光影变化,以及山间特有的气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雨骤催溪涨,峰晴被雾笼”两句则描绘了雨后溪流的涨水景象和晴天山峰笼罩于薄雾之中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最后,“暝心归物外,谁是解谈空”表达了作者在黄昏时分,心灵归于宁静,寻求超脱世俗的境界,同时也提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暗示了对空灵、超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四季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传统。
秋风削耳塞草枯,将军夜持金仆姑。
一发辄殪双于菟,金石既贯精诚符。
再发不入理岂诬,有心求合翻成愚。
汉军数出击匈奴,大宛苜蓿饲名驹。
将军志欲封狼胥,前茅后出迷道途。
七十余战血模糊,数奇不赏徒区区。
人事翻覆如辘轳,白云苍狗变须臾。
君不见邵平罢相还独居,种瓜自荷青门锄。
飞雨吹绝壁,炎气为清和。
泉源在木杪,空响何其多。
缘险扪弱葛,出幽履垂萝。
峰岭非一致,缅邈复逶迤。
夐然至天表,云气如流波。
阴阳屡昼夜,日月相荡摩。
下视所来径,猿鸟几经过。
心疑此宫观,结构非斧柯。
不知初古人,何以栖岩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