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嵯峨半倚天,乘春临眺山之巅。
东风悠悠乱帆没,海燕飞入蘼芜烟。
王孙开宴向江渚,招携江畔同心侣。
举觞椑睨青天低,世上浮名何足语。
曾闻昔日春申君,宾朋珠履日满门。
百万貔貅此山驻,雄名英气孰可论。
一朝流血棘门上,惟见此山今独存。
楚水流声尚呜咽,吴墟谁复招游魂。
吁嗟侠骨今黄土,何如我辈酬金樽。
狂歌起舞与君乐,吾徒酒人殊不恶。
长愿登山醉不醒,肯向风尘悲寂寞。
君山嵯峨半倚天,乘春临眺山之巅。
东风悠悠乱帆没,海燕飞入蘼芜烟。
王孙开宴向江渚,招携江畔同心侣。
举觞椑睨青天低,世上浮名何足语。
曾闻昔日春申君,宾朋珠履日满门。
百万貔貅此山驻,雄名英气孰可论。
一朝流血棘门上,惟见此山今独存。
楚水流声尚呜咽,吴墟谁复招游魂。
吁嗟侠骨今黄土,何如我辈酬金樽。
狂歌起舞与君乐,吾徒酒人殊不恶。
长愿登山醉不醒,肯向风尘悲寂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与友人登君山的场景,展现了山川之美与人生的感慨。首句“君山嵯峨半倚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君山的高峻,仿佛它一半嵌入云霄之中,展现出山的雄伟气势。接着“乘春临眺山之巅”,点明了时节与活动,春天里登高远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东风悠悠乱帆没,海燕飞入蘼芜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东风轻拂,帆影在波光中隐没,海燕翱翔于烟雾缭绕的蘼芜之上,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王孙开宴向江渚,招携江畔同心侣”描绘了友人在江边设宴的情景,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欢乐。宴会的热闹与友情的深厚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举觞椑睨青天低,世上浮名何足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举起酒杯,仰望天空,认为世间的虚名不足挂齿,体现了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曾闻昔日春申君,宾朋珠履日满门。百万貔貅此山驻,雄名英气孰可论”回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春申君的宾朋满座,百万军队驻扎山中,都已成往事,只有山依旧,表达了对英雄与历史的感慨。
“一朝流血棘门上,惟见此山今独存。楚水流声尚呜咽,吴墟谁复招游魂”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昔日的辉煌已随时间流逝,只有山川依旧,流水呜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最后,“吁嗟侠骨今黄土,何如我辈酬金樽。狂歌起舞与君乐,吾徒酒人殊不恶。长愿登山醉不醒,肯向风尘悲寂寞”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与朋友共饮畅谈,远离尘嚣,享受当下,对未来充满乐观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与人生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三月将半春未归,海棠冻僵红不肥。
满天密云悭作雨,朔风料峭寒砭肌。
此时摊书拥裘坐,微吟肯辍镫前课。
漏滴铜壶宵已深,淡月窥帘趁窗破。
北乡飞鸿逐去尘,谁怜怀远意逡巡。
深居斗室犹嫌冷,况尔风檐对策人。
人生任天机,至理靡不通。
静观群动息,冰雪澄其胸。
读书观大略,精力穿苍穹。
久之神悟澈,运用嘻无穷。
玉溪学獭祭,彭城工雕龙。
挦扯章句间,毋乃愧称雄。
君负奇特才,矫若挺长松。
弱龄破万卷,谈笑座生风。
摇笔起山岳,突兀撑晴空。
业邃勤自韬,随意图其踪。
有画不必展,有书姑弗攻。
卷石可徙倚,草色方青葱。
顺时适至性,怀抱方惺忪。
仿佛王逸少,啸傲会稽东。
又如诸葛子,抱膝吟隆中。
或方黄叔度,或拟郭林宗。
我独摅臆断,纯仁忠彦同。
会心不在远,相对双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