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舒司寇登城西真如寺塔》
《同舒司寇登城西真如寺塔》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宝塔共登临,遐观遂此心。

海山开万里,烟霭净千林。

凤阙瞻逾近,龙宫视转深。

漫言离色界,花雨惹衣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舒司寇一同攀登城西真如寺宝塔的壮丽景象和深刻感受。首句“宝塔共登临”,简洁有力地勾勒出登高远眺的场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高远境界的心境。接着,“遐观遂此心”表达了通过登高望远,得以满足内心对广阔世界的渴望。

“海山开万里,烟霭净千林”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从塔上俯瞰到的辽阔海景与连绵山脉,以及远处烟雾缭绕、林木清新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宏大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心灵的净化。

“凤阙瞻逾近,龙宫视转深”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对比与思考。凤阙象征着人间的繁华与尊贵,而龙宫则代表了神秘与深邃的自然世界。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文明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两者和谐共存的美好向往。

最后,“漫言离色界,花雨惹衣襟”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描绘了仿佛置身于佛家所说的“色界”之外的境界。花雨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灵性体验,落在衣襟上,既是一种物质的触感,也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暗示了诗人通过这次登塔之旅,达到了心灵的升华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文景观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江城梅花引.蔡巽堪师梅花草堂填词图

谁家玉照旧亭台。那时栽。甚时开。

未识当时可有美人来。

红萼无言低首笑,招明月,意殷勤,劝举杯。举杯。

举杯。斗诗才。雪作胎。酒作媒。

罢也罢也罢不了,挝鼓声催。

更倚新腔吹笛谱江梅。

敢问西湖林处士,疏影里,暗香中,醉几回。

(0)

暗香疏影.宋刻梅花喜神谱,次吴梦窗韵

样翻百一。尽嗅英嚼粉,挼香吹雪。

悴品荣题,一点珠玑几肠裂。

莫道閒中事冷,托感深、清癯吟笔。

最可人、双桂堂前,三五十分月。

回溯春明旧梦,买鱼共换米,佳话传彻。

索笑嫣然,修得前生,曾赏玉台朱阙。

分廛移架流芳韵,正春满、华镫时节。

对夜窗、绿萼横斜,爱说此情天阔。

(0)

清波引.烧茄

紫腴乡圃。仗纤手、竹篮摘取。是昆仑脯。

落苏得名古。叶叶绣荷裹,味在松毛烘处。

恍儗烧荀春兰,坐香积、饱禅箸。诗人肺腑。

合贫薄、填此风露。懒残知否。胜糠火煨芋。

晴天破鱼子,种自新罗收贮。

一笑山叶宵红,更餐番薯。

(0)

月华清.和休庵中秋见怀韵

丛桂乡心,万松秋色,夜中都到愁眼。

来雁传书,路绕云罗三万。

料相看络角明河,定暗恼知心红线。吟卷。

正巴山夜雨,丝丝点点。不信钧天梦浅。

把大地河山,月宫重换。团扇无情,苦借彦回遮面。

木萧萧、九辩空悲,山淡淡、重阳未远。天晚。

指芦梢鬓白,不成花片。

(0)

满庭芳.重三

新绿生秧,乱红吹雪,春如房老争妍。

久忘佳节,花外报啼鹃。

出郭晴蛙在水,纸鸢放乌牸耕田。

湔裙路,悠然会意,人物永和年。芳原。

心万里,青山直北,雁路横天。

想铜街三月,门外榆钱。

忍听潭边禊事,徘徊到怪鸟湘川。

乡愁近,青羊小市,风鹤八公山。

(0)

石湖仙.林子山腴见寿,赋谢

生涯无岸。又垂老相知,人似天远。

彭泽认前身,只荒田同无下噀。

黄花秋雨,问此后、岁寒谁管。飞雁。

共画梁燕子长叹。

苍苍以何位我,付今生、虞初小传。

五十无闻,历历桑田经眼。红豆诗材,碧桃人面。

药炉经卷。香火伴。青城早筑山馆。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