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湘人.午日》
《望湘人.午日》全文
清 / 徐森   形式: 词  词牌: 望湘人

正黄梅过雨,麦浪挼晴,今朝又是重五。

几阵蒲香,飘来深院,白苧单衫无暑。

戏摘榴花,遍思陈事,凭栏低语。

记那日,条脱亲投,小缠同心丝缕。好谢殷勤邻女。

恰相邀片晌,画完艾虎。

剩半幅轻纨,又索采兰佳句。伤今吊昔,都无是处。

但笑灵均差误。问何事、沅芷江蓠,刚换年年角黍。

(0)
鉴赏

这首《望湘人·午日》由清代诗人徐森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与情感。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特有的氛围和习俗。

开篇“正黄梅过雨,麦浪挼晴”,描绘了初夏时节,雨后天晴,麦田泛起金黄色波浪的景象,为全词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背景。接着,“今朝又是重五”点明了端午节的日期,引出对节日的感慨。

“几阵蒲香,飘来深院,白苧单衫无暑”几句,通过嗅觉和触觉的描写,表现了端午节特有的香气和穿着轻薄衣物的舒适感,暗示了夏日的炎热被节日的气氛所冲淡。

“戏摘榴花,遍思陈事,凭栏低语”则描绘了人们在节日里嬉戏摘取石榴花,回忆往事,低声细语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怀旧的情感。

“记那日,条脱亲投,小缠同心丝缕”回忆了往年的端午习俗,如投粽子、系同心结等,表达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怀念。

“好谢殷勤邻女。恰相邀片晌,画完艾虎”描述了邻里之间的友好互动,以及共同参与节日活动的场景,体现了端午节期间的人际温情。

“剩半幅轻纨,又索采兰佳句”则转向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暗示了端午节不仅是庆祝的时刻,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创作佳作的灵感来源。

“伤今吊昔,都无是处。但笑灵均差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屈原(灵均)的敬仰与反思,指出尽管时代不同,但端午节的精神内核并未改变。

“问何事、沅芷江蓠,刚换年年角黍”最后以疑问的形式,探讨了端午节习俗的深层意义,以及其与屈原故事的关联,表达了对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民俗活动、人物情感、历史反思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徐森
朝代:清

徐森,字静嘉,宜兴人。
猜你喜欢

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其三又六变

螭阶聊载笔,纪瑞轶唐虞。

丹凤仪金奏,黄龙负宝图。

群材薪棫朴,仁政煦蒲卢。

荡荡巍巍德,豚鱼信自孚。

(0)

蓦山溪·其十五蜡梅

梅梢破萼,已见春心了。

别有淡容仪,又不与、嫣然同笑。

东风剪蜡,簇作闹蛾儿,冰未泮,水犹寒,散在千林表。

轻衫小帽,行尽荒山道。

一点麝脐香,恼著人、多多少少。

月斜门掩,消损怕黄昏,清影乱,翠帏深,且喜归来早。

(0)

满江红.贺人开酒店药铺

旧日皆春,气象、又重妆束。

做得新丰酒肆,济康堂局。

老杜误传人酝酿,许公手种时科目。

自两公、一去已经年,君今续。商家醴,须君曲。

怀英笼,须君蓄。且饶人大卖,呼么喝六。

佶倬家人三两辈,药王菩萨丹青轴。

更于中、添得个当炉,十分足。

(0)

菩萨蛮·其一

天威乱糁琼蕤密。一光吞尽千山碧。梅与雪争妍。

孤香风暗传。玉骨从来瘦。不奈春僝僽。

羌管一声残。水乡生暮寒。

(0)

拜星月/拜星月慢

贺新春,尽带春花、春幡春胜,是处春光明媚。

(0)

武陵春

柳绿花红春烂熳。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