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节爱吾庐,猗玗乐吾耳。
适野无世諠,吾今亦如此。
纷纷旧可厌,俗子今扫轨。
使君气相求,眷顾未云已。
追随上东岭,俯仰多可喜。
何以况清明,朝阳丽秋水。
微云会消散,岂久污尘滓。
所怀在分衿,藉草泪如洗。
靖节爱吾庐,猗玗乐吾耳。
适野无世諠,吾今亦如此。
纷纷旧可厌,俗子今扫轨。
使君气相求,眷顾未云已。
追随上东岭,俯仰多可喜。
何以况清明,朝阳丽秋水。
微云会消散,岂久污尘滓。
所怀在分衿,藉草泪如洗。
诗人以“靖节爱吾庐,猗玗乐吾耳”开篇,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自然声音的享受。接着,“适野无世諠,吾今亦如此”描绘了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纷纷旧可厌,俗子今扫轨”则是诗人对于过往纷争和世间喧闹表示出一种厌倦之情,并表明自己现在已经清扫了这些干扰。紧接着,“使君气相求,眷顾未云已”中“使君气”指的是高洁的品格或理想,而“相求”则是对这种高尚追求的渴望和寻觅。
诗人通过“追随上东岭,俯仰多可喜”表达了跟随朋友一同登山的快乐。这里,“上东岭”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心灵的高远和超脱。而“俯仰多可喜”则是对这种行为本身及所带来的情感体验的欣赏。
在“何以况清明,朝阳丽秋水”中,“何以况”意味着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和感慨。“清明”指的是天气晴朗,而“朝阳丽秋水”则是对早晨阳光照耀下的秋日河水之美的一种描绘。
接下来的“微云会消散,岂久污尘滓”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和高洁的追求,以及对世间尘埃的超越。这里,“微云”象征着轻盈而易逝的事物,而“岂久污尘滓”则是对长时间陷入世俗纷争的心境进行反思。
最后,“所怀在分衿,藉草泪如洗”中,“所怀”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感。“分衿”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或事物,而“藉草泪如洗”则是对这份情感的强烈表达,泪如洗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哀伤和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感态度。
昔予祗行役,驱车向中原。
中原饥馑馀,氛祲日以烦。
白骨乱如麻,黯然销神魂。
朱门郁萧条,哀哀诸王孙。
君今复持节,翩翩过夷门。
不知周遗民,今有几家存。
况今旱为虐,五月黄尘昏。
知君负经济,雅志念黎元。
当其授简时,应为废朝飧。
莫以董贾笔,虚负邹枚言。
愿赓云汉篇,归来达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