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更漏子·其一》
《更漏子·其一》全文
唐 / 欧阳炯   形式: 词  词牌: 更漏子

玉阑干,金甃井,月照碧梧桐影。

独自个,立多时,露华浓湿衣。

一向,凝情望,待得不成模样。

虽叵耐,又寻思,争生嗔得伊。

(0)
注释
玉阑干:玉制的栏杆,形容精致华丽。
金甃井:金色的井栏,形容富丽堂皇。
碧梧桐:翠绿的梧桐,象征高雅清幽。
独自个:独自一人。
露华浓湿衣:露水浓重,形象描绘夜晚的湿润和寂静。
不成模样:形容神情专注或憔悴。
叵耐:难以忍受。
争生:怎会,表示反问。
翻译
玉制的栏杆,金色的井栏,月光洒在翠绿的梧桐树影上。
独自一人站立许久,露水浓重,打湿了衣裳。
一直专注地凝视,直到无法再保持原来的姿态。
尽管难以忍受,但还是忍不住去想,怎能对她发怒呢。
鉴赏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唐代创作的《更漏子(其一)》。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夜不能寐,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限思念与渴望。

"玉阑干,金甃井,月照碧梧桐影。" 这四句通过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景画面,其中“玉阑干”和“金甃井”形象鲜明地勾勒出了古代庭院中的豪华与宁静,而“月照碧梧桐影”则营造了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这里,月亮不仅是时间的象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

"独自个,立多时,露华浓湿衣。" 这几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长久伫立,同时,“露华浓湿衣”形象化地描绘出了夜晚的寒冷以及诗人内心的凄凉。

"一向,凝情望,待得不成模样。" 这里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但所等待的人却始终未能出现,“待得不成模样”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尽期待和渴望。

"虽叵耐,又寻思,争生嗔得伊。" 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虽然努力忍耐,但内心的思念却如潮水般涌现,不断地在心中寻觅那位未能相见之人的踪迹。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其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尽思念。

作者介绍
欧阳炯

欧阳炯
朝代:唐   籍贯: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   生辰:896-971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猜你喜欢

宿山寺

梵宫人定后,残夜寂无哗。

铃语檐风细,帘钩山月斜。

翻经心自息,吟句手还叉。

明发新桑下,茫茫三宿赊。

(0)

望夷齐庙

连山西北鹜,两水东南流。

俯仰极千里,今古同一丘。

悲歌及黄农,抗节怀商周。

斯人顾遐逝,大道日沈浮。

丛祠俨冠带,万祀轻王侯。

岂无兰鞠荐,尚恐薇蕨羞。

念兹三叹息,天地良悠悠。

(0)

写溪楼迟客图系之以诗

高树生秋声,孤村断人迹。

峰寒不作云,重叠见山脉。

冈绝沙句连,游目杳无极。

晏坐水边楼,明灭数帆席。

谁从烟外指,人家住寒碧。

美人期不来,幽景足可惜。

拈笔写荒寒,斜阳澹将夕。

(0)

重题飞云岩

云飞自何处,高压此林端。

石气青天湿,泉声白日寒。

直穿危磴上,却立小亭看。

远役兹游最,行行重倚栏。

(0)

兰溪道中

泉响四山空,石深秋气聚。

密竹连溪崖,积翠自成雨。

野渡杳无人,人声隔烟语。

(0)

浮山

昨夜溪边雨,今晨画里山。

白云与红树,三十六峰间。

岩壑尽奇特,烟霞相往还。

何时谢尘鞅,清境在人寰。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