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谯周口似簧,几年汉帝手牵羊。
纷纷蜀土祠诸葛,香火曾分北地王。
何物谯周口似簧,几年汉帝手牵羊。
纷纷蜀土祠诸葛,香火曾分北地王。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北地王谌》。诗中通过描绘谯周的形象和蜀汉后主刘禅的典故,对历史进行了讽刺和评论。
"何物谯周口似簧",诗人以谯周比喻善于言辞、巧舌如簧的人物,暗示其可能在蜀汉灭亡时起到了不光彩的作用,可能是劝降者一类的角色。
"几年汉帝手牵羊",这里指的是刘禅在被魏军俘虏后,向司马昭投降,被迫出蜀,手牵羊作为投降的象征,表达了他的屈辱和蜀汉的衰败。
"纷纷蜀土祠诸葛",诗人提到蜀地人民对诸葛亮的祭祀仍然热烈,即使在国破家亡之后,人们对这位智者的敬仰和怀念依然不减,反映出诸葛亮在蜀汉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香火曾分北地王",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北地王刘谌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他宁死也不愿投降,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香火曾分”暗指刘谌虽未能继承王位,但他的精神和忠诚却如同香火般流传,成为蜀地人民崇敬的对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蜀汉衰亡的感慨,以及对忠贞气节的赞扬。
眉月迎秋,乘风晚驰车褰箔。
便休把、殷勤嫩约,等閒辜却。
冰酥沁甜入骨,恰心凉意热忺同勺。
忘情里,杯倾七宝,葡萄差落。
湿露相扶下,任藓滑路回担阁。更怅恨。
雪泥鸿迹,茧丝参缚。
今宵可怜梦短,负人间、一刻千金乐。
情倾盖,鸳鸯尚许,交颈眠著。
醉里移帆去,向绣帏寻梦,依旧愁织。
浪迹春风,听邻舟歌笑,细声流隙。一叶晴波隔。
谩独倚、画舲吹笛。
展镜奁、水抹浮霞,羞煞馆娃颜色。绮陌。垂杨摇碧。
看花底游骢,红缕珠勒。
金粉楼台,又尘凝网户,雨侵帘幂。尊酒消寒食。
算客况、文鸳岑寂。问后期、载月重来,几时料得。
问头陀、一身无著,水田衣在何处。
八方都坐惊烽里,那有禅龛容住。君听否。
已涧底浮尸,尚自刊章捕。穷檐恁苦。
又满市夷歌,酒边罢簺,城上奏笳鼓。
幡然笑,是事从头先误。此官今为谁做。
心如蕉叶风撕尽,破得千头万绪。勤自补。
仿石恪维摩,风雪黄岩路。谁宾谁主。
请折脚铛边,袈裟伴我,枯坐万松处。
绿股分钗,素肌同帐,蛎粉墙阴无数。
桃叶江南,木兰塞北,离恨者回都补。
团圆别样,应省识东皇心苦。
一窝儿倚玉搓香,旧家门巷曾遇。
真个把二乔深贮。不字也双栖,锁春前度。
湘水三妃,骊山五队,添足十眉图谱。
青溪照影,认多少小姑居处。
叹花天命寡千红,美人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