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水波。湘水波。月明唱起竹枝歌。
万艳万愁呼欲出,湘花颜色似湘娥。
潇水波。湘水波。月明唱起竹枝歌。
万艳万愁呼欲出,湘花颜色似湘娥。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易顺鼎所作的《潇湘神》。诗中以潇水和湘水的波涛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月明唱起竹枝歌"描绘了在明亮的月光下,人们轻声歌唱的情景,可能是民间习俗或节日庆典的一部分。"万艳万愁呼欲出"则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情感的丰富和深沉,仿佛万千色彩和思绪都在歌声中涌现出来。
最后一句"湘花颜色似湘娥"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将湘江的花朵比喻为湘水女神的形象,暗示着湘水之地的灵秀与神秘。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潇湘之水和月夜之歌,展现了湘楚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以及诗人对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
眼来眼去,未肯分明道。
有意于人甚不早。
谩教我、心下终日悬悬,星□事,知他何时是了。
几回猜伊意,也是难为,拟待偷怜又胆小。
奈何我已狂迷,怎肯干休,情深后、不免求告。
但只教、时时得些儿,便拚了一生,为伊烦恼。
嫩柳初摇翠。
怪朝来早有,飞花零坠。
洞门斜开,珠帘初卷,惊起谢娘吟缀。
蕊珠宫殿晓,谁乱把、云英揉碎。
气候晚,被寒风卷渡,龙沙千里。
沈醉。
深院里。
粉面照人,疑是瑶池会。
润拂炉烟,寒欺酒力,低压管弦声沸。
艳阳过半也,应是好、郊原新霁。
待更与上层楼,遍倚栏干十二。
伫立蘅皋暮,冻云乍敛,霜飚微列。
怅饮杯深,阳关声苦,愁见画船催发。
夜来红泪烛,还解惜、王孙轻别。
怅望处,乍金丝冷落,兰薰销歇。
闻说。
归兴切。
华鬓未生,得意浓时节。
画戟门开,斑衣追逐,晓日凤凰双阙。
帝城春信早,随处有、江梅攀折。
烂熳赏,也多应忘了,东堂风月。
龙阁先芬,凤毛荣继,当世英妙。
峻岳储灵,长庚应梦,还庆佳辰到。
黄花浥露,碧瓦凝霜,香馥郡斋清晓。
忆当年、青云平步,共喜骤跻华要。
阴功厚德,玉符金篆,锡与世间难老。
注意方浓,分符屡请,雅志人应少。
棠阴无讼,乐府新教,正好醉山频倒。
有谁莱衣游戏,萱堂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