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峰横杳霭,空翠疑有无。
落日谁同看,啼猿我欲呼。
数峰横杳霭,空翠疑有无。
落日谁同看,啼猿我欲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灵幽静的山林景象。首句“数峰横杳霭,空翠疑有无”以“数峰”点明山峦之多,以“横杳霭”描绘出山峰在云雾缭绕中的朦胧美态,而“空翠疑有无”则通过“空翠”二字,将山色的深邃与缥缈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接着,“落日谁同看,啼猿我欲呼”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落日余晖之中,面对着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却无人共享这份美好,不禁生发出一种孤独感。此时,远处传来猿猴的啼叫声,诗人似乎想要呼唤它们,与之共赏这黄昏时刻的宁静与美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对知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空山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阊阖初开,羽葆来从,斗畔天南。
看长身玉立,精神耿耿,风姿冰冷,琼佩珊珊。
政数龚黄,才称屈宋,君合居其伯仲间。
犹堪庆,早恩沾令子,新著朝冠。东园。未即开藩。
且乡曲吾曹共往还。
向棋边几见,烂柯樵客,琴中时写,流水高山。
野鹤立阶,灵龟支坐,修竹梅花伴岁寒。
荣华事,有传家从橐,立上清班。
丈夫得宝剑,束发曾书绅。
嗟吁一朝遇,愿言千载邻。
心许留家树,辞直断佞臣。
焉能为绕指,拂拭试时人。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幽沈谢世事,俛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