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盛繁华,凉台列簪组。
石崇留客醉,绿珠当座舞。
丝泪可销骨,冶容竟何补。
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
匏居容宴豆,儒室贵环堵。
土鼓与污尊,颐神则为愈。
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
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金谷盛繁华,凉台列簪组。
石崇留客醉,绿珠当座舞。
丝泪可销骨,冶容竟何补。
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
匏居容宴豆,儒室贵环堵。
土鼓与污尊,颐神则为愈。
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
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的豪华与情感深度。金谷、凉台、石崇等名词的运用,不仅展示了当时高贵阶层的奢侈生活,更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诗中“丝泪可销骨”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之情。"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宴饮于竹林间的清逸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人生智慧和修养的讨论,以“匏居容宴豆”、“儒室贵环堵”等句,表现了主人对于简朴生活与学问修养的重视。"土鼓与污尊,颐神则为愈"则是在通过乐器的声音来表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一句,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修养与时间的重要性。而“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则是对个人内在修为的一种肯定,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修养的信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艺术手法,勾勒出一个既有物质享受又有精神追求的复杂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生命、美好与智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