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溪郁苍苍,俯见白石路。
夕阴敛皓月,坐久不知暮。
鸟归群籁息,夜景在高树。
万物自相依,流水无心住。
溪光受山色,寒气冻宿鹭。
众响空渐生,人迹杳非故。
悠然立深更,草滴松上露。
埭溪郁苍苍,俯见白石路。
夕阴敛皓月,坐久不知暮。
鸟归群籁息,夜景在高树。
万物自相依,流水无心住。
溪光受山色,寒气冻宿鹭。
众响空渐生,人迹杳非故。
悠然立深更,草滴松上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埭溪边的静谧景象。首句"埭溪郁苍苍"展现出溪流两岸树木葱郁的环境,接着"俯见白石路"点出诗人低视角所见的清晰道路。"夕阴敛皓月"描绘了傍晚时分,月亮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诗人在此静静欣赏,时间仿佛停滞。
"坐久不知暮"表达了诗人沉浸于美景中的忘我之态,"鸟归群籁息"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氛围,只有鸟儿归巢后的静寂。"夜景在高树"暗示着月光洒在树梢,景色如画。"万物自相依,流水无心住"揭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流水无声地流淌,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
"溪光受山色,寒气冻宿鹭"描绘了月光照亮溪水,山色与水光交融,而寒冷的夜气使宿鹭显得静止不动。"众响空渐生,人迹杳非故"随着夜深,各种声音逐渐消逝,人声也变得稀疏,更显寂静。最后,"悠然立深更,草滴松上露"以诗人独自站立,感受深夜露珠滴落松枝的细节,收束全诗,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借景抒怀,寓情于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