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子花疏过雨声,扎山看火树头鸣。
邻船两桨买桑叶,南抵余城北渚城。
楝子花疏过雨声,扎山看火树头鸣。
邻船两桨买桑叶,南抵余城北渚城。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日常景象。"楝子花疏过雨声",寥寥几笔勾勒出雨后楝花稀疏的清新画面,雨后的宁静与花香交织。"扎山看火树头鸣","扎山"可能是地名,"火树头鸣"则可能指的是鸟儿在枝头欢快的叫声,犹如点点灯火,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
接下来的两句"邻船两桨买桑叶,南抵余城北渚城"进一步展现出水乡的繁忙和生活气息。邻近的船只正在采买桑叶,准备喂养蚕宝宝,而船只穿梭于南北两岸的"余城"和"北渚城"之间,显示出水路交通的便利和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
整体来看,谭吉璁的这首《鸳鸯湖棹歌》以简洁的语言,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富有生活情趣。
入山迹易穷,意不若入海。
连峰上触天,此去通真宰。
我过劳山湾,惊浪没其趾。
朝霞弄黛色,万变作奇采。
刺船久在望,竟莫窥首尾。
来游欠登顶,惘惘如有待。
山灵刘公孙,危行俗所骇。
曰归真殉道,异国友善士。
依山更讲学,欲使众知礼。
相逢讶焉往,图卷表微旨。
大义犹未明,世难何时已。
愿从劳劳山,蹈海觅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