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来帝里,不肯住多时。
尘土衣裳重,腥膻仆隶饥。
林中愁不到,城外老应迟。
喧寂一为别,相逢未有期。
山翁来帝里,不肯住多时。
尘土衣裳重,腥膻仆隶饥。
林中愁不到,城外老应迟。
喧寂一为别,相逢未有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的《送孙山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山翁来帝里,不肯住多时。" 开篇即点出主人公是一位山野隐者,他到达都城后却不愿久留。这两句透露出山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尘世的淡泊。
"尘土衣裳重,腥膻仆隶饥。" 这里的“尘土”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污秽,山人的衣衫被染上了这些不洁之物,显示了他与尘世之间的 矛盾。而“腥膻仆隶饥”则形象地描绘出他的生活困顿,既有身体上的辛苦,也有精神上的饥饿。
"林中愁不到,城外老应迟。" 林中是山人的归宿之地,他对此充满了无尽的怀念。而“城外老应迟”则表明每次与城市告别时都带着一份不舍和犹豫。
"喧寂一为别,相逢未有期。" 这两句描写了送别之情切,声音由喧闹转为沉寂,每一次的分别都像是永诀,而未来再聚无定时。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山野与都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自由和朋友相逢相别的情感,以及对世俗尘埃的超脱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