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孙山人》
《送孙山人》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翁来帝里,不肯住多时。

尘土衣裳重,腥膻仆隶饥。

林中愁不到,城外老应迟。

喧寂一为别,相逢未有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ūnshānrén
táng / yáo

shānwēngláikěnzhùduōshí
chénshangzhòngxīngshān

línzhōngchóudàochéngwàilǎoyìngchí
xuānwèibiéxiāngféngwèiyǒu

翻译
山翁从山中来到京城,却不愿久留。
京城的尘土让他的衣服变得沉重,仆人们也因饥饿而疲惫。
在树林中他可以避开忧虑,城外的生活想必让他衰老得更快。
喧嚣与寂静交替,每一次分别都意味着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注释
山翁:指隐居山中的老人。
帝里:京城。
不肯:不愿意。
住多时:停留很长时间。
尘土:指都市的尘埃。
腥膻:形容污浊或不洁。
仆隶:仆人和奴隶。
饥:饥饿。
愁不到:无忧无虑。
老应迟:衰老得慢。
喧寂:喧闹与寂静。
别:离别。
未有期:没有确定的日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的《送孙山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山翁来帝里,不肯住多时。" 开篇即点出主人公是一位山野隐者,他到达都城后却不愿久留。这两句透露出山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尘世的淡泊。

"尘土衣裳重,腥膻仆隶饥。" 这里的“尘土”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污秽,山人的衣衫被染上了这些不洁之物,显示了他与尘世之间的 矛盾。而“腥膻仆隶饥”则形象地描绘出他的生活困顿,既有身体上的辛苦,也有精神上的饥饿。

"林中愁不到,城外老应迟。" 林中是山人的归宿之地,他对此充满了无尽的怀念。而“城外老应迟”则表明每次与城市告别时都带着一份不舍和犹豫。

"喧寂一为别,相逢未有期。" 这两句描写了送别之情切,声音由喧闹转为沉寂,每一次的分别都像是永诀,而未来再聚无定时。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山野与都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自由和朋友相逢相别的情感,以及对世俗尘埃的超脱之情怀。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与徐秋官用中登松风阁先一年约登未果至是乃遂

七里青山两载心,秋官为我一登临。

病馀幽思泉兼石,别后佳音玉更金。

夜雨不嫌苔径湿,春寒偏爱竹房深。

松风阁上君曾坐,试问何如听颖琴。

(0)

挽李封君

嘉定功馀泮水波,华阳规诲复谁多。

承休合有台衡者,节惠其如窀穸何。

江树影连巴国字,澧兰香入楚人歌。

司空勋业旂常在,应与先生永不磨。

(0)

寄顾大参华玉

近逢左辖问参知,尚忆山中访我时。

岂是西湖无好景,秪缘东省有佳期。

一方暂试经邦手,千古还纡尚友思。

闻说柴墟遗稿在,故人已为付棠梨。

(0)

赠徐岳峰少邃用邃翁韵二首·其二

伊昔相知自浙中,百年心事一经同。

斯人海岳真钟秀,何处江湖不效忠。

严濑水声风激烈,钱塘山色雨空濛。

北堂莱舞从容地,识破人间道与功。

(0)

小雨过海天亭前饮酒

山风吹雨霁,藉草对邻僧。

回首淹留地,白云知几层。

(0)

春日访知微门焉未应诗以嘲之

剥啄应松声,客去僧未起。

僧病一春过,老却山中杞。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