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三十》
《诗·其三十》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

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

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

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

(0)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书剑:书指文学,剑代表武艺,比喻文武双修。
叱驭:驱使车马前进,这里指旅行或行进。
荆州:古地名,这里泛指远方。
闻伐:听说征讨。
匈奴:古代北方民族,这里泛指外敌。
婆娑:徘徊、闲逛的样子。
无处游:没有地方可以游览或施展才华。
归来:返回。
翠岩:长满绿树的山岩,形容环境清幽。
席草:坐在草地上。
玩清流:欣赏清澈的水流,享受自然之美。
壮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志未骋:志愿没有得到实现或施展。
猕猴:聪明但淘气的猴子,比喻有才能但未被重用的人。
骑土牛:土牛指泥塑的牛,无法真正驰骋,比喻处境局限无法大展宏图。
翻译
少年时学习书法剑术,驾驭坐骑抵达荆州。
听说匈奴已被征服殆尽,四处闲逛已无处可游。
回到青翠的山岩下,坐在草席上欣赏清澈的溪流。
壮士的雄心还未得到施展,好比猕猴骑在土牛上不得驰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青春岁月与壮志未酬的诗篇。诗人以"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开篇,表达了年轻时期对知识和武术的渴望,以及对英雄事业的向往。"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一句,则透露出边塞战事已平息,无需再四处征战的情形。

然而诗人的内心并未因此安定,反而显得有些失意和迷茫。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选择了归隐山林,用"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来描绘其退隐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这里的"翠岩"象征着自然的美好,而"席草"则是对简朴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依然不甘平庸,对于尚未实现的壮志仍有所期待。"猕猴"在这里象征着一种顽皮而又充满活力的形象,而"骑土牛"则是一种对比和諷喻,通过这种夸张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整首诗通过这样的抒情,展现了一位壮年才俊在历史变迁中所体验到的挣扎与迷茫,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和崔若拙四时田家词四首·其一

鼓声迎客醉还家,社树团栾日影斜。

共喜今年春赛好,缠头红有象生花。

(0)

采桑子.甲戌和陈景卫韵

山浮海上青螺远,决眦归鸿。闲倚东风。

叠叠层云欲荡胸。弄琴细写清江引,一洗愁容。

木杪黄封。贤圣都堪日日中。

(0)

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其二

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

沼泉莫放源头浊,种竹先教地步宽。

(0)

水调歌头·其一中秋

碧落暮云卷,玉宇静无尘。

宝阶露滴仙掌,秋气正平分。

冷浸银河清澈,光射珠躔明灭,素女拥冰轮。

今夕桂华满,疑是别乾坤。对清影,凌灏气,沃芳尊。

凭高凝望,万里城阙尽铺银。

偏照长门离恨,更揽西园诗思,何处不关情。

此景年年好,莫惜醉归频。

(0)

浦江道中三绝·其三

寒梅蓄积香成蕾,古柳安排绿入绦。

景物年年觉新好,所怜幽独自萧骚。

(0)

赠学者

人禀天地气,乃物中最灵。

性虽有五常,不学无由明。

轮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绳。

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

仁义不远躬,勤勤入至诚。

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

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

尔曹宜勉勉,无以吾言轻。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