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
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
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
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
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
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
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
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
这是一首描绘青春岁月与壮志未酬的诗篇。诗人以"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开篇,表达了年轻时期对知识和武术的渴望,以及对英雄事业的向往。"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一句,则透露出边塞战事已平息,无需再四处征战的情形。
然而诗人的内心并未因此安定,反而显得有些失意和迷茫。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选择了归隐山林,用"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来描绘其退隐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这里的"翠岩"象征着自然的美好,而"席草"则是对简朴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依然不甘平庸,对于尚未实现的壮志仍有所期待。"猕猴"在这里象征着一种顽皮而又充满活力的形象,而"骑土牛"则是一种对比和諷喻,通过这种夸张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整首诗通过这样的抒情,展现了一位壮年才俊在历史变迁中所体验到的挣扎与迷茫,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
碧落暮云卷,玉宇静无尘。
宝阶露滴仙掌,秋气正平分。
冷浸银河清澈,光射珠躔明灭,素女拥冰轮。
今夕桂华满,疑是别乾坤。对清影,凌灏气,沃芳尊。
凭高凝望,万里城阙尽铺银。
偏照长门离恨,更揽西园诗思,何处不关情。
此景年年好,莫惜醉归频。
人禀天地气,乃物中最灵。
性虽有五常,不学无由明。
轮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绳。
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
仁义不远躬,勤勤入至诚。
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
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
尔曹宜勉勉,无以吾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