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著音声总举头。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著音声总举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皇帝勤于政事的景象,通过对勤政楼的描写,展示了君主在每年三月初三这一特定时刻举行盛大活动的情形。诗中“作千秋”表达了对长久安稳的祈愿和期待。
第二句提到“飞龙老马曾教舞”,这里的“飞龙”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可能暗指某种仪式或庆典中的舞蹈表演。老马则可能是皇帝乘坐的一匹经验丰富的马,通过这样的细节,诗人强调了这场面对国力的展现。
最后两句“闻著音声总举头”描绘了一种场景:当人们听到勤政楼传来的声音时,都会不自觉地抬起头来,这既表现了人们对于君主活动的关注,也反映了这位君主所具有的权威和影响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勤政楼这一具体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皇帝的威仪、国力的强盛以及民众对于君主活动的关注与期待。
晚出市汊口,赤厓立孤塔。
江沙蚀浅岸,水迹渍裸蛤。
并泊上水舟,帆樯纷馺沓。
归云绕柁牙,渐与暮林合。
小集百家存,未晚扉已阖。
新经兵火后,栖类乌三匝。
荒荒白草中,鬼伯相糅杂。
残髑衔紫花,颓垣语素鸽。
舣舟买瓠羔,市不具壶榼。
哀歌卧船尾,野月入我榻。
长波駚无情,势与海吞压。
右顾撼池阳,孤城锁深峡。
盘拿溯上游,稍杀乌沙夹。
风培天背高,水怒江形狭。
迢遥碧芙蓉,九华云际插。
为我洗尘容,一开霜镜匣。
榜人歌击汰,双桨折蒲甲。
鱼梁曳烟柳,水村乱凫鸭。
山翠自东来,已知雨痕洽。
高吟吴舷尾,卧看鸥鸟狎。
舟行三十里,阻泊已累日。
长风捲大地,二象气奔轶。
东流激飞矢,汹汹势弥疾。
欹反巨鱼立,回皇万灵失。
海涛聚凫毛,岸渚没马膝。
我行陟高岸,倒竖毛发栗。
山河古今改,兴亡人代毕。
长云摆龙尾,日脚暗如漆。
孤蓬簸败叶,坚碇下潜窟。
舟子饥斧薪,仆人卧扪虱。
排闷强裁诗,江猿吟瑟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