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鞭天外白珂衔,势尽云驹万里帆。
欲涌波涛翻日月,不留苍翠覆松杉。
食馀药岭千牛草,寒有青州一布衫。
莫笑繁丝倚枯木,衰颜穷望上江帆。
谁鞭天外白珂衔,势尽云驹万里帆。
欲涌波涛翻日月,不留苍翠覆松杉。
食馀药岭千牛草,寒有青州一布衫。
莫笑繁丝倚枯木,衰颜穷望上江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深沉的画面,以“谁鞭天外白珂衔,势尽云驹万里帆”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的天地之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云中骏马驾驭着白珂(可能指云或雪)在天际驰骋的豪迈景象。接着,“欲涌波涛翻日月,不留苍翠覆松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波涛汹涌,似乎能翻动日月星辰,而在这壮丽的背景之下,却未留下任何痕迹于松杉之上,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食馀药岭千牛草,寒有青州一布衫”则转而描写了一种更为细腻的情境,或许是在描述某种隐逸的生活状态或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千牛草象征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寒有青州一布衫”则可能寓指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也有一件温暖的衣物(布衫)陪伴,强调了精神上的富足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莫笑繁丝倚枯木,衰颜穷望上江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繁丝(可能指繁花或繁星)虽依附于枯木,但并不因此而失去其美丽;即便面容衰老,仍满怀希望地眺望着江上的帆船,寓意着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内心依然充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乃至人生哲思的独特见解,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描绘,又不乏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