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寄德甫·其三》
《古意寄德甫·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明月照我床,清风感重闱。

遗书发怀袖,彷佛见容辉。

古欢匪自今,游子当何依。

千秋一高唱,岂独知音稀。

莫言苦行役,极宴不如归。

努力两黄鹂,为尔故乡飞。

(0)
鉴赏

这首诗《古意寄德甫(其三)》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月光、清风、遗书等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明月照我床”,以明月的光辉映照在诗人的床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远离家乡的情境。接着,“清风感重闱”一句,清风似乎触动了诗人的心扉,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思乡的情绪。

“遗书发怀袖,彷佛见容辉”中,“遗书”指的是朋友留下的信件或物品,通过这些物件,诗人仿佛能感受到朋友的面容和温暖,这种情感的传递,加深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古欢匪自今,游子当何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欢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作为游子在外漂泊时的迷茫与无助。这句诗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游子心境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共鸣性。

“千秋一高唱,岂独知音稀”表明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即使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找到一位知音也实属难得,强调了友情的宝贵与珍贵。

最后,“莫言苦行役,极宴不如归”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虑旅途的劳顿,即便是最豪华的盛宴也无法替代回家的喜悦。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努力两黄鹂,为尔故乡飞”以黄鹂鸟为喻,表达诗人希望像黄鹂鸟一样,努力飞翔回到自己的故乡,与友人团聚,共同享受家的温馨与快乐。这一结尾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蕴含着对友情与亲情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与家庭温暖的渴望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亡妇小祥将至

老来遽有闺中戚,岁月飞腾奈尔何。

八十耄龄能有几,九三大耋可无歌。

祥琴合御吾非激,期乐如听玷可磨。

春到有花须痛饮,莫伤岁暮更蹉跎。

(0)

酒徒

酒徒狂态少威仪,看碧成朱兀似痴。

何似花时风月夕,提携欢伯缓相随。

(0)

送墨鱼巩大监

底事呼为海里羊,陀尼为背锦为裳。

慇勤送似曲湖老,要荐君家玳瑁觞。

(0)

归乡二首·其一

忆昔东坡老,曾吟陌上花。

我今归故里,卉木正光华。

(0)

搏鸡行

大鸡角角号秋田,小鸡啾啾随后先。

喧鸣得意啄遗黍,四顾无人惊复聚。

青天闪倏片影落,饥鸢搏取填空嗉。

纷纷散乱入荆棘,老父应门叫无力。

鸢飞突去何遒疾,大鸡还呼小鸡出。

(0)

绝句四首·其四

愁将老眼到花梢,独自伤春叹绝交。

王谢风流今不见,家家家屋燕成巢。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