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中秋月,长吟五字城。
浮云有底急,清影可怜生。
残夜四更句,故人千里情。
与君同怅望,天上自分明。
不见中秋月,长吟五字城。
浮云有底急,清影可怜生。
残夜四更句,故人千里情。
与君同怅望,天上自分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遥远故人的思念之情,结合了中秋节的月亮和个人孤独的情感。首句“不见中秋月,长吟五字城”表达了诗人在中秋夜晚未能看到明月,而是站在高处(五字城)上长声吟唱,这里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境遇的不满。
接下来的“浮云有底急,清影可怜生”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浮动的云层似乎也有了一种急迫感,而那应该是清澈可见的月光,却因为遮蔽而显得格外令人怜悯。
“残夜四更句,故人千里情”转折到夜晚的深处(四更,即夜晚的最后时分),诗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故人不在身边,而是遥远千里的相隔,使得诗人更加感慨。
最后,“与君同怅望,天上自分明”则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友共享这份深切的思念之情,好像天空中有着他们共同的、分外明亮的月亮。这不仅是对美好的追求,也是心灵深处的慰藉。
吹我合众笳,击我合众鼓。
擎我合众花,书我合众簿。
汝众勿喧哗,请听吾党语。
人各有齿牙,人各有肺腑。
聚众成国家,一身此尺土。
所举勿参差,此乃众人父。
击我共和鼓,吹我共和笳。
书我共和簿,擎我共和花。
请听吾党语,汝众勿喧哗。
人各有肺腑,人各有齿牙。
一身此尺土,聚众成国家。
此乃众人父,所举勿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