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我合众笳,击我合众鼓。
擎我合众花,书我合众簿。
汝众勿喧哗,请听吾党语。
人各有齿牙,人各有肺腑。
聚众成国家,一身此尺土。
所举勿参差,此乃众人父。
击我共和鼓,吹我共和笳。
书我共和簿,擎我共和花。
请听吾党语,汝众勿喧哗。
人各有肺腑,人各有齿牙。
一身此尺土,聚众成国家。
此乃众人父,所举勿参差。
吹我合众笳,击我合众鼓。
擎我合众花,书我合众簿。
汝众勿喧哗,请听吾党语。
人各有齿牙,人各有肺腑。
聚众成国家,一身此尺土。
所举勿参差,此乃众人父。
击我共和鼓,吹我共和笳。
书我共和簿,擎我共和花。
请听吾党语,汝众勿喧哗。
人各有肺腑,人各有齿牙。
一身此尺土,聚众成国家。
此乃众人父,所举勿参差。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现代意识,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与个体、民主与共和的深刻思考。黄遵宪巧妙地将“合众”、“共和”的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合众花”、“共和花”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众人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国家的美好愿景。
诗中的“合众”与“共和”不仅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理念的反映,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民族团结、民主政治的向往。通过“击鼓”、“吹笳”、“书簿”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展现了众人参与国家事务的场景,强调了每个人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平等性。
“人各有齿牙,人各有肺腑”这一句,既是对个体独特性的强调,也是对多元化的肯定。它提醒我们,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这些多样性构成了国家的丰富性和活力。
“聚众成国家,一身此尺土”则表达了国家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整体,每个人都如同国家土地上的一寸之地,不可或缺。这不仅强调了个体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暗示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最后,“此乃众人父,所举勿参差”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民主与共和的理念。它意味着国家是所有人民共同的父亲,任何决策都应基于全体人民的共识,避免分歧过大,确保国家的发展方向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同。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国家与个体关系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民主与共和理想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它通过日常生活化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传达出作者对于构建和谐、民主社会的深切愿望。
寒生坐孤穷,浪迹远羁寓。
千金买卜龟,所用良失措。
如闻过瓜期,骞扬引雄翥。
放直州县腰,阔作台省步。
念欲拜公别,心往足不赴。
铭肌荷恩知,痴坐乖礼数。
可但颜甲厚,颇亦背芒负。
梅雨五月寒,洄洄绿烟树。
二岭遮梦魂,不到船行处。
安得赴双桨,翩翩若鸥鹭。